【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9.01.31 02:21 am
資深作家、前中央日報副刊主編孫如陵,大年初二夜間於睡夢中辭世,享壽九十五歲。
孫如陵貴州松桃縣人,畢業於中央政治學校新聞系,民國卅八年來台,原決定回大陸到李彌軍團。上船前一天,念書時的系主任馬星野在台籌備中央日報,力邀他加入。他為此退掉船票,幾天後,大陸淪陷。
民國五十年起,孫如陵主編「中央日報副刊」廿多年,這是中副黃金期,許多年輕人的文藝啟蒙便從中副開始。
去年十月,孫如陵以高齡九十四歲出版「副刊論:中央副刊實錄」一書,暢談他經營副刊的理念。孫如陵形容他對副刊的期望是「尺幅之內,有千里之觀」。
為了大眾化,他首倡「不用文言」,甚至退了陳立夫的稿子。然而收到當時默默無名的朱西甯作品「狼」時,他卻扣下所有短稿,首創整版副刊只登一篇小說,讓朱西甯一砲而紅。
現在副刊流行的小方塊文章,也是孫如陵所創。他以筆名「仲父」撰文,「仲父」其實便是「中副」諧音。孫如陵拔擢朱西甯、司馬中原、張曉風、隱地等作家。他選刊留學生批評台灣的「人情味與公德心」,引發台大學生「自覺運動」。
孫如陵擅於下標,他將徐鍾珮的散文「中正橋上看落日」改為「川端橋上看落日」,在禁忌年代巧妙避開忌諱。
【2009/01/31 聯合報】@ http://udn.com/
延伸閱讀:
看好文學 --懷念葉老
紅葉階前 憶錢穆先生(上)
紅葉階前 憶錢穆先生(下)
31 January 2009
24 January 2009
佛跳牆與家族樹
【聯合報╱任祥】 2009.01.24 02:18 am
在團圓飯的餐桌上,台灣式筍乾燒肉微酸,上海式筍乾燒肉微甜,各有特色。同樣是米做的台灣年糕與紅豆鬆糕,都有著過年吉祥的味道。南京小糰子與日本麻薯並列一盤,也一樣的受歡迎……
兒女大了,所有的活動都得配合他們的時間表。女兒姚姚放假回台灣,年前就得回學校,我們姚、任兩個家族,三代二十人加上姚姚的美國同學柏康共二十一人,提前於尾牙這天在我家吃了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催生這頓聚餐的,就是姚姚。
我們兩家結親二十多年,常有各種親族聚會,全員到齊吃團圓飯可是破題兒第一遭。大概也只有姚家這個長孫女請得動三代人挪出時間同聚一堂。為了應景,我準備了四十二個紅包,裡面裝著巧克力金幣及一句對聯;上聯的紅包放在茶盤裡,下聯的紅包分別放在餐桌的二十一個位子上,每人入座前先拿茶盤裡的紅包,再去餐桌找下聯,找到即是自己的位子。這找位子的過程很有趣,立即把聚餐的氣氛炒熱了。柏康不會中文,他的對聯最簡單:「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其他的對聯則都是具有深意的吉祥話:「鼠去牛來辭舊歲,龍飛鳳舞慶新春」;「喜看大地鶯歌燕舞,笑迎農家馬壯牛歡」;「尋常無異味,鮮潔即家珍」;「紫米川鹽樣樣不少,甜香酸辣味味俱全」……
這麼多人聚餐,我們並沒有叫餐廳外燴;除了我公公的日式紅豆麻薯買現成的,其他端上桌的餐點都是各人在自家廚房精心做好的。任家帶來宜興砂鍋、上海式筍乾燒肉、砂鍋魚頭、獅子頭、紅豆鬆糕、烏魚子、紅燒蹄膀;姚家帶來台式筍乾扣肉、素什錦、清炒時蔬、冷盤、潤餅、黑輪、台式鹹年糕、滷肉飯。仁喜燒他的招牌西班牙海鮮飯,我做南京糯米糰子與佛跳牆。我家三個孩子做了南瓜濃湯、台灣甜年糕、炒粄條及紅蘿蔔蛋糕。柏康則做義大利千層麵。加上各房帶來的日本清酒、葡萄酒、陳紹、梅子酒,吃的喝的近三十樣。我公公說著台灣日本國語,我母親說著吳儂軟語,孩子們說他們的英文國語,我們中間這一代則一口標準國語。東方與西方,外省和本省,三代人「混」得好盡興!
聚餐之前,我特別把剛在電腦裡完成的家族樹列印了一張貼在餐廳牆上,樹上共有兩家八代三百二十一個人名,趁機讓孩子們了解親族的生命源起與各人的成長密碼,並增補遺漏之處。
這可愛的家族樹,在電腦裡可放入個人簡介,照片,通訊資料,還可加上各人想跟家人說的話,生活近況,工作成果或作品,讓家族成員不管在何處都能上網點進去分享。仁祿將把這棵家族樹放到他的部落格,讓所有親人隨時增補,相信它會不斷長大,枝葉越來越茂密。
以前過年,我們家和姚、任兩家的長輩總是分開吃團圓飯的。
我公公姚望林先生祖籍福建漳州,出生於桃園,今年八十三歲,是來台第六代。1926年他出生時是日本國民,八歲入公學校接受日本初等教育六年,再讀高等科兩年,然後考入台北商工專修學校,畢業後考入台灣銀行總行營業部工作。他青年時代經歷了太平洋戰爭,並曾被日本政府徵兵,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回歸為「中國籍」,卻又於民國36年親歷二二八事件的打擊。但他從不激進,辛苦的賺錢養家,以微薄的薪水成就四個孩子的高等教育,讓他們在極度自信自在的環境成長,追尋各自的夢想。仁喜的母親不幸於他二十六歲時病逝,我們稱她是「天上阿嬤」。在我心目中,她與我公公都是最偉大的平凡人,才能把每個孩子教養得各具特色又各有成就:仁祿從事創意設計,仁喜做建築設計,仁恭專長於燈光設計;唯一的女兒明芬則成了虔誠的基督徒。
公公與仁喜的繼母住在汐止,每次我到他家,電視大多停留在NHK,我也因此獲得一些最新的日本資訊。他的日文比中文好,喜歡寫俳句,前幾年八十大壽,兒女們特別幫他出版《我的和歌日記》。最近除了幫慈濟功德會做義工翻譯日文,有空仍然以寫俳句自娛。
我家的背景和仁喜家是非常不同的。我父親任顯群是江蘇宜興人,母親顧正秋是南京人,他們分別於1949年之前來到台灣。我父親並且是帶著小白旗到中山堂去調解二二八事件的成員之一;後來做過省財政廳長,任內發行愛國獎券並創設沿用至今的統一發票制度,不幸已於1975年往生。我母親出版過《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等傳記,年長的一輩對他們的故事都略知二三。
我母親的外婆住在上海,因為父親早逝,她與兩個姊姊從小就跟著母親從南京移居上海,經歷過日本人進攻上海的驚恐,走在路上也常被日本兵刁難,後來又聽說南京大屠殺的慘劇。只要說起日本人,我母親與阿姨無不咬牙切齒說:「沒有人性!」前幾年傳出日本想竄改侵華歷史,報章雜誌大加批判,母親又在我與仁喜面前大大數落了一番日本人。事後我打電話給她:「媽媽大人,您說得都對,但別忘了,我的公公可是半個日本人喲!」她才突然想起,連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忘了!」
我平時很少看電視,每次去母親家一定會看到幾位固定的電視名嘴侃侃而談,好像他們是她家的常客。那時我就會想起公公家的NHK畫面。
我母親與我公公年齡相仿,不同的成長背景養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1985年我與仁喜結婚時,對於雙方習俗與禮數的不同煞費周章。我倆最後協議:你處理你那邊,我打理我這邊。
我公公曾告訴我姚家從福建移民到台灣的故事,充滿了轉折和啟示。尤其是族譜的家訓:「善為傳家之寶,深信因果報應,力行布施忍辱。」更讓我了解他那平凡的家庭,為什麼能教養出有禮貌又有創意的兒女。我母親常對人誇獎仁喜這個台灣女婿善良又孝順,也常告誡我這「花頭多」的媳婦不要嚇壞了人家。這麼多年來,我與仁喜秉持著「他不嫌我油膩,我不嫌他清淡」的生活哲學,彼此尊重和包容。在團圓飯的餐桌上,台灣式筍乾燒肉微酸,上海式筍乾燒肉微甜,各有特色。同樣是米做的台灣年糕與紅豆鬆糕,都有著過年吉祥的味道。南京小糰子與日本麻薯並列一盤,也一樣的受歡迎。我同時觀察到,下一代因為沒有文化包袱,幾乎是全盤通吃,收穫最多!
這頓團圓飯我決定做佛跳牆,也有著相互包容的象徵意涵。
佛跳牆的由來有不同傳說,食材也因人而異,我是以魚翅、鮑魚、刺參、魚肚等海產為主軸,配以雞、羊肘、豬蹄尖兒、鴿蛋、冬筍、火腿、香菇、豬肚、干貝等等。這些食材都需預先分別處理,或發或泡,或蒸或煮或炸,過程極為繁瑣,目的是要去其腥濁油膩之氣。然後放入陶甕加上骨頭湯,密封後置於更大的鍋中以小火悶蒸六個多小時,讓味道相互融合。整個製作過程前後三天,呈現出來的是既厚重又清淡,美味難以筆墨形容。
整個餐會說說笑笑,孩子們還表演節目助興。最後,每個人單獨的指著家族樹上那片自己的葉片照相留念。我因為忙於上菜,等親人走後才坐在那棵樹前好好的吃一碗佛跳牆。
那時突然覺得,我們的家族很像一鍋佛跳牆,成員各有獨特的才華,聚在一起時,卻是這般的濃郁芳香,而又清淡有味。
【2009/01/24 聯合報】@ http://udn.com/
在團圓飯的餐桌上,台灣式筍乾燒肉微酸,上海式筍乾燒肉微甜,各有特色。同樣是米做的台灣年糕與紅豆鬆糕,都有著過年吉祥的味道。南京小糰子與日本麻薯並列一盤,也一樣的受歡迎……
兒女大了,所有的活動都得配合他們的時間表。女兒姚姚放假回台灣,年前就得回學校,我們姚、任兩個家族,三代二十人加上姚姚的美國同學柏康共二十一人,提前於尾牙這天在我家吃了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催生這頓聚餐的,就是姚姚。
我們兩家結親二十多年,常有各種親族聚會,全員到齊吃團圓飯可是破題兒第一遭。大概也只有姚家這個長孫女請得動三代人挪出時間同聚一堂。為了應景,我準備了四十二個紅包,裡面裝著巧克力金幣及一句對聯;上聯的紅包放在茶盤裡,下聯的紅包分別放在餐桌的二十一個位子上,每人入座前先拿茶盤裡的紅包,再去餐桌找下聯,找到即是自己的位子。這找位子的過程很有趣,立即把聚餐的氣氛炒熱了。柏康不會中文,他的對聯最簡單:「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其他的對聯則都是具有深意的吉祥話:「鼠去牛來辭舊歲,龍飛鳳舞慶新春」;「喜看大地鶯歌燕舞,笑迎農家馬壯牛歡」;「尋常無異味,鮮潔即家珍」;「紫米川鹽樣樣不少,甜香酸辣味味俱全」……
這麼多人聚餐,我們並沒有叫餐廳外燴;除了我公公的日式紅豆麻薯買現成的,其他端上桌的餐點都是各人在自家廚房精心做好的。任家帶來宜興砂鍋、上海式筍乾燒肉、砂鍋魚頭、獅子頭、紅豆鬆糕、烏魚子、紅燒蹄膀;姚家帶來台式筍乾扣肉、素什錦、清炒時蔬、冷盤、潤餅、黑輪、台式鹹年糕、滷肉飯。仁喜燒他的招牌西班牙海鮮飯,我做南京糯米糰子與佛跳牆。我家三個孩子做了南瓜濃湯、台灣甜年糕、炒粄條及紅蘿蔔蛋糕。柏康則做義大利千層麵。加上各房帶來的日本清酒、葡萄酒、陳紹、梅子酒,吃的喝的近三十樣。我公公說著台灣日本國語,我母親說著吳儂軟語,孩子們說他們的英文國語,我們中間這一代則一口標準國語。東方與西方,外省和本省,三代人「混」得好盡興!
聚餐之前,我特別把剛在電腦裡完成的家族樹列印了一張貼在餐廳牆上,樹上共有兩家八代三百二十一個人名,趁機讓孩子們了解親族的生命源起與各人的成長密碼,並增補遺漏之處。
這可愛的家族樹,在電腦裡可放入個人簡介,照片,通訊資料,還可加上各人想跟家人說的話,生活近況,工作成果或作品,讓家族成員不管在何處都能上網點進去分享。仁祿將把這棵家族樹放到他的部落格,讓所有親人隨時增補,相信它會不斷長大,枝葉越來越茂密。
以前過年,我們家和姚、任兩家的長輩總是分開吃團圓飯的。
我公公姚望林先生祖籍福建漳州,出生於桃園,今年八十三歲,是來台第六代。1926年他出生時是日本國民,八歲入公學校接受日本初等教育六年,再讀高等科兩年,然後考入台北商工專修學校,畢業後考入台灣銀行總行營業部工作。他青年時代經歷了太平洋戰爭,並曾被日本政府徵兵,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回歸為「中國籍」,卻又於民國36年親歷二二八事件的打擊。但他從不激進,辛苦的賺錢養家,以微薄的薪水成就四個孩子的高等教育,讓他們在極度自信自在的環境成長,追尋各自的夢想。仁喜的母親不幸於他二十六歲時病逝,我們稱她是「天上阿嬤」。在我心目中,她與我公公都是最偉大的平凡人,才能把每個孩子教養得各具特色又各有成就:仁祿從事創意設計,仁喜做建築設計,仁恭專長於燈光設計;唯一的女兒明芬則成了虔誠的基督徒。
公公與仁喜的繼母住在汐止,每次我到他家,電視大多停留在NHK,我也因此獲得一些最新的日本資訊。他的日文比中文好,喜歡寫俳句,前幾年八十大壽,兒女們特別幫他出版《我的和歌日記》。最近除了幫慈濟功德會做義工翻譯日文,有空仍然以寫俳句自娛。
我家的背景和仁喜家是非常不同的。我父親任顯群是江蘇宜興人,母親顧正秋是南京人,他們分別於1949年之前來到台灣。我父親並且是帶著小白旗到中山堂去調解二二八事件的成員之一;後來做過省財政廳長,任內發行愛國獎券並創設沿用至今的統一發票制度,不幸已於1975年往生。我母親出版過《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等傳記,年長的一輩對他們的故事都略知二三。
我母親的外婆住在上海,因為父親早逝,她與兩個姊姊從小就跟著母親從南京移居上海,經歷過日本人進攻上海的驚恐,走在路上也常被日本兵刁難,後來又聽說南京大屠殺的慘劇。只要說起日本人,我母親與阿姨無不咬牙切齒說:「沒有人性!」前幾年傳出日本想竄改侵華歷史,報章雜誌大加批判,母親又在我與仁喜面前大大數落了一番日本人。事後我打電話給她:「媽媽大人,您說得都對,但別忘了,我的公公可是半個日本人喲!」她才突然想起,連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忘了!」
我平時很少看電視,每次去母親家一定會看到幾位固定的電視名嘴侃侃而談,好像他們是她家的常客。那時我就會想起公公家的NHK畫面。
我母親與我公公年齡相仿,不同的成長背景養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1985年我與仁喜結婚時,對於雙方習俗與禮數的不同煞費周章。我倆最後協議:你處理你那邊,我打理我這邊。
我公公曾告訴我姚家從福建移民到台灣的故事,充滿了轉折和啟示。尤其是族譜的家訓:「善為傳家之寶,深信因果報應,力行布施忍辱。」更讓我了解他那平凡的家庭,為什麼能教養出有禮貌又有創意的兒女。我母親常對人誇獎仁喜這個台灣女婿善良又孝順,也常告誡我這「花頭多」的媳婦不要嚇壞了人家。這麼多年來,我與仁喜秉持著「他不嫌我油膩,我不嫌他清淡」的生活哲學,彼此尊重和包容。在團圓飯的餐桌上,台灣式筍乾燒肉微酸,上海式筍乾燒肉微甜,各有特色。同樣是米做的台灣年糕與紅豆鬆糕,都有著過年吉祥的味道。南京小糰子與日本麻薯並列一盤,也一樣的受歡迎。我同時觀察到,下一代因為沒有文化包袱,幾乎是全盤通吃,收穫最多!
這頓團圓飯我決定做佛跳牆,也有著相互包容的象徵意涵。
佛跳牆的由來有不同傳說,食材也因人而異,我是以魚翅、鮑魚、刺參、魚肚等海產為主軸,配以雞、羊肘、豬蹄尖兒、鴿蛋、冬筍、火腿、香菇、豬肚、干貝等等。這些食材都需預先分別處理,或發或泡,或蒸或煮或炸,過程極為繁瑣,目的是要去其腥濁油膩之氣。然後放入陶甕加上骨頭湯,密封後置於更大的鍋中以小火悶蒸六個多小時,讓味道相互融合。整個製作過程前後三天,呈現出來的是既厚重又清淡,美味難以筆墨形容。
整個餐會說說笑笑,孩子們還表演節目助興。最後,每個人單獨的指著家族樹上那片自己的葉片照相留念。我因為忙於上菜,等親人走後才坐在那棵樹前好好的吃一碗佛跳牆。
那時突然覺得,我們的家族很像一鍋佛跳牆,成員各有獨特的才華,聚在一起時,卻是這般的濃郁芳香,而又清淡有味。
【2009/01/24 聯合報】@ http://udn.com/
22 January 2009
身邊事.天下事》為什麼音樂家不吸菸
【聯合報╱焦元溥】 2009.01.23 02:24 am
鋼琴名家波里尼愛彈安可曲,而且他乾脆直接,絕不進進出出,一彈就是三、四首。但我後來才知道,音樂會一完他總得立刻衝到室外抽菸,行動完全被菸癮控制。之所以那麼爽快,大概也是為了要快去抽菸……
我們跟隨妳,菸草女郎……
你看她們!媚影豔姿,皓齒盡頭香菸輕含……
我們眼光隨著煙波流轉,
望那菸香輕霧,直上雲霄!
當新版菸害防制法實施後,雖然歌劇舞台上仍能照演《卡門》的菸草工廠大合唱,但如此煙霧迷漫的景象大概已成歷史陳蹟,歌手也可不必再為藝術犧牲了。
因菸害而死的音樂家不在少數
許多人認為香菸是靈感來源,是現實生活中相伴左右的繆思,因此藝術家抽菸似乎理所當然。其他藝術家如何我並不清楚,但就我所訪問以及接觸過的古典音樂家而言,情況倒不是那麼一回事。
音樂家都需要靈感,古典音樂家甚至特別需要靈感。畢竟論藝術表現性質,爵士音樂家可能希望自己的即興演出宛如巧心設計的樂譜,古典音樂家卻必須在千百次琢磨練習後,在相同作品中永遠提出新穎感受,視每一次演奏猶如首演。若香菸真能有效激發靈感,古典音樂家應該多數是癮君子。為何事實和想像差距如此之大?或許,現今音樂家都還記得諸多前輩大師被肺癌與肺病折磨的淒涼晚景,一旦清楚吸菸害己害人,自然不願重蹈覆轍。
光是菸盒警語就已經足夠,吸菸之害自然不必我再多說。音樂家中因菸害而死的不在少數,而其中最悲慘的例子,大概非第二維也納樂派巨擘魏本(Anton Webern)莫屬。二次戰後奧地利被盟軍占領,一晚魏本欲抽雪茄,卻不願影響熟睡中的孫兒。當他悄悄走出屋外,星火一點,駐守美軍竟以為那是敵人埋伏,對準火光就是一槍……一代大師因抽菸而死並不稀奇,可嘆的是尼古丁竟不是抽菸所能招來的最大危害。
鋼琴大師齊瑪曼 反菸最不遺餘力
我不抽菸,自然也不知道戒菸究竟有多困難痛苦。不過做為一位公民,我絕對支持菸害防制法,因為人之所以還願忍受二手菸,往往出於權力不對等下的無奈,有菸害防制法都不見得能保障。別說什麼公司、軍隊、學校,長官下屬與老師學生等等權力關係,光是我訪問音樂家,受訪者若想抽菸,我又哪能拒絕?拙著《遊藝黑白》受訪者中有多少人抽菸,我花了多少時間訪問,也就陪吸了多少二手菸。有些鋼琴家自豪只吸「膽小菸」,謂煙氣並不進入體內,對健康危害不大。這似乎有點道理──但說著說著,他們口中煙氣便迎面撲來,這天下難道也有不往別人肺裡鑽的「膽小二手菸」嗎?
音樂家中反菸最不遺餘力者,大概是鋼琴大師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對他而言,抽菸本身事小,社會責任事大。身為知名藝術家,他不但不抽菸以身作則,更努力勸說戒菸禁菸。為了寫這篇短文,我發簡訊請教他的意見,怎知回訊竟鋪天蓋地而來──前後四十三面手機簡訊,斷斷續續發至半夜三點。其引述論證之嚴肅認真,讀得我正襟危坐,甚至還得沐浴更衣。對他而言,吸菸可以是個人選擇,但為何人們願意葬送自己的健康以求吞雲吐霧?他追究譴責的是將抽菸包裝成正面形象的商業動機,以及讓無知孩童接受錯誤資訊藉以謀利的敗德劣行。甚至,他沉痛地為亞洲人抱不平:「我記得很清楚,在柯林頓政府通過菸害賠償後,有次Philip Morris香菸公司的發言人上電視接受訪問,竟說:『既然美國處處禁菸,那麼我們就到亞洲去賣。那裡人口更多,我們讓更多的亞洲人吸菸,錢自然賺得回來!』豈有此理!難道亞洲人命比較賤嗎?為什麼大家不抗議!」
齊瑪曼點出血淋淋的事實,那就是美國政府虛偽的兩面作為。舉例而言,美國主要菸草公司於1997年和四十州達成協議,在未來二十五年內需分批賠償共三千一百億美元。但美國國內因禁菸而市場萎縮,這三千一百億當然得來自海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菸商被迫轉移生產線,眼光立即看到亞洲,在印尼開設大型菸草工廠。他們以大量廣告在亞洲培養吸菸人口,更透過時尚包裝、限量珍藏、發送試用包等方法擴大購買群,甚至專攻年輕人和女性市場,和當年在歐美的行銷方式如出一轍。於是美國國內禁菸,政府獲得鉅額賠償,其菸草大廠在國外拓展業務,繼續賺得暴利。當年菸草傳入歐洲,先當作效果新奇的靈藥仙丹,後成為生活調劑之感官享受。自藥草至消遣,從醫用到商品,五百年來演變至今,菸草現在卻被視為危害人類的毒物,在許多國家宛如社會公敵。做為一種植物,它已經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罪過,但真正的罪魁禍首卻仍在逍遙賺錢,現在更靠全球化剝削逐利,這怎能不讓有志之士氣憤?
人不如貓的音樂家
當然抽菸的音樂家還是不少。或許因為生活緊張,旅途勞頓,再加上旁人總寵藝術家,這菸也就戒不掉了。但也因如此,許多音樂家菸癮奇大,一過六十,不但身體迅速衰退,更成為香菸的奴隸。鋼琴名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愛彈安可曲,而且他乾脆直接,絕不進進出出,一彈就是三、四首。但我後來才知道,音樂會一完他總得立刻衝到室外抽菸,行動完全被菸癮控制。之所以那麼爽快,大概也是為了要快去抽菸。我不能斷言他這五年來的急速老化就是菸害所致,但《遊藝黑白》中有位受訪者,卻真是我所見過最可憐的菸奴:不過九十分鐘的訪問,我親眼見她竟抽了將近一包菸,菸癮之大令人瞠目結舌。香菸完全毀了她的聲音,身體也狀況百出。每次聽到其他鋼琴家談論到她的健康,我都百感交集。她是那麼溫暖熱情的藝術家,若不是這樣不正常的生活,以她的才華和容貌,她絕對不會只有今天的成就呀!
只是戒菸雖然好處多多,我卻不會像齊瑪曼般苦心勸人戒菸,一來往往自討苦吃──我就不敢勸這些音樂家朋友戒菸,反正能勸的大概也都勸了。我沒有齊瑪曼的崇高地位,再說就是白目。二是戒菸並不如大家所想的百益而無害,有時還會出乎意料地傷人。一位音樂家就曾向我抱怨,她和先生所養的老貓辭世後,丈夫欲豢新貓,她以此大發牢騷:「這麼多年來,我們母女四人無時不在忍受你的二手菸,如今倒也習慣成自然,根本不敢奢想你會戒菸。但你看看咪咪!咪咪是怎麼死的?難道這和二手菸一點關係都沒有嗎?你現在要養新貓,也是想讓另一個咪咪吸菸吸死嗎?」
原本只是隨口教訓,怎料她家死鬼就此醒悟,歡喜抱了新貓回家後,三十年的菸癮說戒就戒,再也沒動過一根香菸。藉機出氣,卻落得人不如貓。母女相對無言,那二手菸竟也清新了起來──唉,這種莫名其妙的怪事,大概也只有音樂家才會遇到吧!
【2009/01/23 聯合報】
鋼琴名家波里尼愛彈安可曲,而且他乾脆直接,絕不進進出出,一彈就是三、四首。但我後來才知道,音樂會一完他總得立刻衝到室外抽菸,行動完全被菸癮控制。之所以那麼爽快,大概也是為了要快去抽菸……
我們跟隨妳,菸草女郎……
你看她們!媚影豔姿,皓齒盡頭香菸輕含……
我們眼光隨著煙波流轉,
望那菸香輕霧,直上雲霄!
當新版菸害防制法實施後,雖然歌劇舞台上仍能照演《卡門》的菸草工廠大合唱,但如此煙霧迷漫的景象大概已成歷史陳蹟,歌手也可不必再為藝術犧牲了。
因菸害而死的音樂家不在少數
許多人認為香菸是靈感來源,是現實生活中相伴左右的繆思,因此藝術家抽菸似乎理所當然。其他藝術家如何我並不清楚,但就我所訪問以及接觸過的古典音樂家而言,情況倒不是那麼一回事。
音樂家都需要靈感,古典音樂家甚至特別需要靈感。畢竟論藝術表現性質,爵士音樂家可能希望自己的即興演出宛如巧心設計的樂譜,古典音樂家卻必須在千百次琢磨練習後,在相同作品中永遠提出新穎感受,視每一次演奏猶如首演。若香菸真能有效激發靈感,古典音樂家應該多數是癮君子。為何事實和想像差距如此之大?或許,現今音樂家都還記得諸多前輩大師被肺癌與肺病折磨的淒涼晚景,一旦清楚吸菸害己害人,自然不願重蹈覆轍。
光是菸盒警語就已經足夠,吸菸之害自然不必我再多說。音樂家中因菸害而死的不在少數,而其中最悲慘的例子,大概非第二維也納樂派巨擘魏本(Anton Webern)莫屬。二次戰後奧地利被盟軍占領,一晚魏本欲抽雪茄,卻不願影響熟睡中的孫兒。當他悄悄走出屋外,星火一點,駐守美軍竟以為那是敵人埋伏,對準火光就是一槍……一代大師因抽菸而死並不稀奇,可嘆的是尼古丁竟不是抽菸所能招來的最大危害。
鋼琴大師齊瑪曼 反菸最不遺餘力
我不抽菸,自然也不知道戒菸究竟有多困難痛苦。不過做為一位公民,我絕對支持菸害防制法,因為人之所以還願忍受二手菸,往往出於權力不對等下的無奈,有菸害防制法都不見得能保障。別說什麼公司、軍隊、學校,長官下屬與老師學生等等權力關係,光是我訪問音樂家,受訪者若想抽菸,我又哪能拒絕?拙著《遊藝黑白》受訪者中有多少人抽菸,我花了多少時間訪問,也就陪吸了多少二手菸。有些鋼琴家自豪只吸「膽小菸」,謂煙氣並不進入體內,對健康危害不大。這似乎有點道理──但說著說著,他們口中煙氣便迎面撲來,這天下難道也有不往別人肺裡鑽的「膽小二手菸」嗎?
音樂家中反菸最不遺餘力者,大概是鋼琴大師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對他而言,抽菸本身事小,社會責任事大。身為知名藝術家,他不但不抽菸以身作則,更努力勸說戒菸禁菸。為了寫這篇短文,我發簡訊請教他的意見,怎知回訊竟鋪天蓋地而來──前後四十三面手機簡訊,斷斷續續發至半夜三點。其引述論證之嚴肅認真,讀得我正襟危坐,甚至還得沐浴更衣。對他而言,吸菸可以是個人選擇,但為何人們願意葬送自己的健康以求吞雲吐霧?他追究譴責的是將抽菸包裝成正面形象的商業動機,以及讓無知孩童接受錯誤資訊藉以謀利的敗德劣行。甚至,他沉痛地為亞洲人抱不平:「我記得很清楚,在柯林頓政府通過菸害賠償後,有次Philip Morris香菸公司的發言人上電視接受訪問,竟說:『既然美國處處禁菸,那麼我們就到亞洲去賣。那裡人口更多,我們讓更多的亞洲人吸菸,錢自然賺得回來!』豈有此理!難道亞洲人命比較賤嗎?為什麼大家不抗議!」
齊瑪曼點出血淋淋的事實,那就是美國政府虛偽的兩面作為。舉例而言,美國主要菸草公司於1997年和四十州達成協議,在未來二十五年內需分批賠償共三千一百億美元。但美國國內因禁菸而市場萎縮,這三千一百億當然得來自海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菸商被迫轉移生產線,眼光立即看到亞洲,在印尼開設大型菸草工廠。他們以大量廣告在亞洲培養吸菸人口,更透過時尚包裝、限量珍藏、發送試用包等方法擴大購買群,甚至專攻年輕人和女性市場,和當年在歐美的行銷方式如出一轍。於是美國國內禁菸,政府獲得鉅額賠償,其菸草大廠在國外拓展業務,繼續賺得暴利。當年菸草傳入歐洲,先當作效果新奇的靈藥仙丹,後成為生活調劑之感官享受。自藥草至消遣,從醫用到商品,五百年來演變至今,菸草現在卻被視為危害人類的毒物,在許多國家宛如社會公敵。做為一種植物,它已經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罪過,但真正的罪魁禍首卻仍在逍遙賺錢,現在更靠全球化剝削逐利,這怎能不讓有志之士氣憤?
人不如貓的音樂家
當然抽菸的音樂家還是不少。或許因為生活緊張,旅途勞頓,再加上旁人總寵藝術家,這菸也就戒不掉了。但也因如此,許多音樂家菸癮奇大,一過六十,不但身體迅速衰退,更成為香菸的奴隸。鋼琴名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愛彈安可曲,而且他乾脆直接,絕不進進出出,一彈就是三、四首。但我後來才知道,音樂會一完他總得立刻衝到室外抽菸,行動完全被菸癮控制。之所以那麼爽快,大概也是為了要快去抽菸。我不能斷言他這五年來的急速老化就是菸害所致,但《遊藝黑白》中有位受訪者,卻真是我所見過最可憐的菸奴:不過九十分鐘的訪問,我親眼見她竟抽了將近一包菸,菸癮之大令人瞠目結舌。香菸完全毀了她的聲音,身體也狀況百出。每次聽到其他鋼琴家談論到她的健康,我都百感交集。她是那麼溫暖熱情的藝術家,若不是這樣不正常的生活,以她的才華和容貌,她絕對不會只有今天的成就呀!
只是戒菸雖然好處多多,我卻不會像齊瑪曼般苦心勸人戒菸,一來往往自討苦吃──我就不敢勸這些音樂家朋友戒菸,反正能勸的大概也都勸了。我沒有齊瑪曼的崇高地位,再說就是白目。二是戒菸並不如大家所想的百益而無害,有時還會出乎意料地傷人。一位音樂家就曾向我抱怨,她和先生所養的老貓辭世後,丈夫欲豢新貓,她以此大發牢騷:「這麼多年來,我們母女四人無時不在忍受你的二手菸,如今倒也習慣成自然,根本不敢奢想你會戒菸。但你看看咪咪!咪咪是怎麼死的?難道這和二手菸一點關係都沒有嗎?你現在要養新貓,也是想讓另一個咪咪吸菸吸死嗎?」
原本只是隨口教訓,怎料她家死鬼就此醒悟,歡喜抱了新貓回家後,三十年的菸癮說戒就戒,再也沒動過一根香菸。藉機出氣,卻落得人不如貓。母女相對無言,那二手菸竟也清新了起來──唉,這種莫名其妙的怪事,大概也只有音樂家才會遇到吧!
【2009/01/23 聯合報】
20 January 2009
象徵與中國風俗 (上)
歷史月刊 2009/01/17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
【文/黃良瑩】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這種象徵文化的傳統,根植於中國的精耕農業文化,因為人們需要從天地與自然界求生存,向來就將自己視為宇宙世界的一份子,因而對天地由衷地崇拜尊敬。中國人認為天和人之間有一種神秘的互相倚賴、模仿和感應的關係,所以人應仿效天的結構,類比天的運行,遵循天的規則,那麼就可以獲得思想與行為的合理性。
從這樣一個天、地、人預設的立場來體驗與類推世間的一切現象,思維方式自然與西方科學思維的重邏輯或推理不同,展現出來的思維模式經常是化約、多用譬喻、或象徵與暗示的。從漢字象形文字的基本格局(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可以理解中國人的這種思考方式。象形文字中有些字如日月木山魚等非常形象,可以看圖識字直接瞭解字意,而有些字則需要揣摩推測,如木指樹,而木在日中,太陽從東方升起,就是東,或日是太陽,如果落入草中,那麼就是暮。這種倚賴字型而不倚賴聲音的文字特性,以及望文生義的詮釋和理解方式,透露出中國人象徵思維的模式。
由於人們象徵思維的模式,對客觀自然的事情常會以人自身作類比來認識與理解。這種思想觀念的發展,使人感覺到一種事理或情感時,傾向於用各種具體事物來比擬,常常採取民間約定俗成事物,來表達對事理情感的反映強度。例如在實行科舉制度的時代,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是人們升官晉爵的重要門檻,其中狀元、榜眼、探花是最有吸引力的三種頭銜,它們成了許多讀書人終身奮鬥的理想與目標,因此就產生了類比的象徵事物,以激勵參加考試的莘莘學子。又清代廣東盛行吃及第粥,稱粥內所用肉丸為狀元,豬肝為榜眼,豬粉腸為探花;而福建中秋節吃月餅,每份月餅中,最大的一個叫狀元,其次的兩個叫榜眼、探花,4個再小一點的稱會元,8個更小一點的稱進士,16個最小的稱秀才。同時,不少地方也流行狀元餅和狀元糕等象徵功名的吉祥食物,鼓勵讀書人登科及第。
中國風俗與象徵的關係是緊密的,反映著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面貌,其中積累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倫理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是一種有生命的文化心理素質的共同體現。由於中國民族的多元性,並分布居住在不同的區域,而各地的自然環境又多樣,同一種風俗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呈現不同的風貌。這些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國風俗,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生機的一面,而多數呈現在民間的信仰、歲時的節令、人生的禮儀、還有勞動娛樂與日常生活中,它們隨著時代的腳步起舞,內容不斷地更新與調整,以適應人們廣泛的需求。其中祈福納吉、避災驅邪的生存觀和子孫繁衍的生殖觀是主要的題材,從古到今貫穿著整個悠久的歷史長廊。
祈福納吉生存觀的象徵
中國人祈福納吉的生存觀十分強烈,其根源當始於原始社會時期,而且經久不衰,並且深入到現今的生活中。正如前文所述,受到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古人認為人和天一定要和睦相處,人要尊重和效法天,方能得到上天的庇佑,享有幸福的日子。於是人們用化約了的數字概念來表示天的自然法則,希望藉此能符合奉天承運、順天行事,求得幸福的人生理想。比如數字中的「一」被理解為絕對、中心、唯一、神聖的概念;其次是二,二即陰陽,它被比擬成日月、天地、上下,或進一步引申為冷暖、溼燥、貴賤等觀念。在反映陰陽觀念的生活習俗,最明顯的例子為結婚要選一個雙數的好日子,送禮要送雙數等。再其次是五,象徵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金木水火土」,人們普遍相信五行可以歸納整理宇宙間的一切,它使宇宙整齊有序,而有條不紊是符合宇宙法則和人類理性的。這種陰陽和五行的思想,後來結合在一起,就成了古代中國人認識世界的宇宙觀;之後數的象徵發展更加多樣,像八方(或八卦、八風),九宮、十二辰(或者十二月)、二十八宿等,而且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字中以九為最大,所以清代北京城設九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城門),皇宮建築多蘊涵數字九,皇宮三大殿高度均為9丈9尺,角樓結構為9梁18柱,宮門「九路釘」,橫9排豎9排,共81顆釘,宮殿台階為9的倍數,皇宮佛堂的佛重81斤和72斤,這些都是以9或9的倍數來象徵至高至尊的涵義。
除了對數目字的主觀認知外,中國人對顏色的理解也是採取象徵的思維方式,而非客觀的事實屬性。紅色象徵生命力,遠古人認為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血液的紅色象徵生命力。屍體和墓室塗抹紅色表示希望死後復生和生命延續。在五行觀念盛行後,紅色為南方的炎帝與祝融的象徵,為五色之首,同時是貴族的用色,所以有朱輪、朱戶、朱門、朱邸的稱呼。明代四品以上高官品服皆為紅色。明清以後,貴族和平民皆喜歡用紅色象徵喜慶。現在中國民俗以紅色為一切吉慶的象徵,在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其間,張貼紅色的春聯和福字,掛大紅燈籠;在商業慶典活動中,比如奠基、落成、開業、剪綵、等場合,人們也用大紅綢緞做成紅花、表示喜慶。漢語中很多表示喜慶的詞語也自然而然地染上紅色,如紅白喜事、紅娘、紅雙喜、紅包、紅榜。中國民間剪紙術最能體現風俗與象徵之間的密切聯繫,如俗語「姑娘就是一朵花」,在民間剪紙藝術創作中,就直接用花裝飾在姑娘的臉部。而花是漂亮美麗的,凡是表現內容是漂亮、美好的,便會剪上一朵或多朵鮮花來做象徵。房子蓋得漂亮,房子上就剪一朵花;衣服漂亮,衣服上就剪一朵花;傢俱器皿漂亮,同樣剪上花。民間剪紙藝術的題材豐富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中可以看到傳統的吉祥、富貴內容,看到有趣的動物、植物,看到歷史傳說中的英雄好漢,看到戲曲和神話故事。而這些剪紙造型多數呈現一種規律的程式,採用象徵符號來作為創作的基本元素。物象和物象的某些特定組合,傳遞著人們的精神理想與願望。抓髻娃娃,是陝北民間剪紙中最古老、最常見、樣式最多的一種造型。抓髻娃娃頭上頂著兩隻雞,肩上、肘上、膝上各有兩隻雞,手上抓著兩隻雞,公雞黎明報曉,黎明到來鬼避妖散、生命復甦,充滿生命的象徵。公雞還是男性的象徵,抓髻娃娃頭上頂的抓髻形狀表示了男性生殖器,髻又是雞的諧音。
婚禮時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周禮》詳盡記述和記錄了周朝時期婚禮過程及相關的各種禮儀事項,《東京夢華錄》亦對北宋時期的婚慶禮儀進行了較全面的記載。各地的地方誌的民俗條目中,對當地婚禮習俗進行了記錄。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記載,和當今流行的婚禮儀式大同小異。其中象徵著喜慶的剪紙習俗,一直作為人們婚禮的見證人,即使今日穿婚紗西服的婚禮中,民間剪紙照樣扮演者這一角色。今日婚禮使用的剪紙雖然沒有「扣碗」、「坐張娃娃」、「金雞探蓮花」之類原生態花樣,但是像「喜鵲鬧海」、「龍鳳呈祥」、「鯉魚臥蓮」、「鴛鴦戲水」、「蝶戀花」等剪紙花樣仍是新娘新郎喜歡的。用這些花樣蓋在嫁妝、禮品裝飾布置新婚洞房。民間剪紙「喜花」美化婚禮的現場環境,為婚禮營造出熱烈、祥和、歡樂、喜氣的氣氛,標誌著新家庭的開始,新人對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們的生活追求,周代《詩經‧小雅‧天保》曰:「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罔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後來在工藝美術裝飾題材中的「三多九如」,即多福多壽多男子的典故就原出於此。《莊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人的生命由出生、成長到衰亡是自然規律決定的,但人們總希望活得更健康、更長久一些,尤其是那些權位財富高於一般人的統治階級,更希望生命能無限度地延長。《古樂府詩‧長歌行》:「髮白復更黑,延年壽命長」,這是常人一般的希望。秦始皇一統天下,就在印璽和宮殿瓦當上飾以「受命於天,既壽永康」的文字。漢代有「益延壽」、「鼎湖延壽宮」等銘瓦,王莽時有「延年萬歲與天長久」等紫銘瓦。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刺繡品有長壽繡之名稱。新疆樓蘭古城東高臺地出土漢代織錦,上有「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銘文,蒙古國諾因烏拉匈奴王族墓群則發現「新神靈廣成壽萬年」銘文織錦。明清時期,以祝頌長壽為主題紋樣的織繡品極為常見,除了常用靈芝、綬帶鳥、仙鶴、仙鹿、仙桃、菊花等寓意長壽意義的題材組合成吉祥紋樣外,還直接將壽字組合到吉祥圖案中,到清朝末年,更把壽字作為獨立的裝飾,且成為風尚。
古代的生活條件和醫療設備不如現在,能活到不惑之年,已屬難得,子女們慶倖自己的雙親能長壽,都會有場熱鬧的祝賀活動。其中壽禮是必備的事物,諸如壽帳、壽聯、壽畫、壽桃、壽麵、壽糕、壽酒,這些東西大都有吉祥的寓意。送壽桃是民間普遍的祝壽形式,因為壽桃自古以來就是長壽的象徵。壽桃是按來人的壽齡來送的,1歲1個,若老人80歲,則送82個壽桃,天地各1個,人不論活到是麼時候都要由天地來保佑,以感謝天地的恩惠。壽糕也是祝壽必備的佳品,取其「壽高」的諧音。壽糕上還裝飾各種吉祥圖案話祝辭,如「富貴牡丹」、「五福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既能增加視覺的美觀,又寓意著吉祥,表達祝賀者的心願,起到祈壽降祥的效果。取諧音方式的例子亦有如貓和蝴蝶與耄耋諧音,而被作為象徵長壽的吉祥物。貓與蝴蝶、牡丹的組合,象徵耄耋富貴;瓜與蝴蝶的組合象徵瓜瓞綿綿;壽石配合菊花、蝴蝶和貓的組合象徵壽居耄耋。這些都鮮活地展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與珍惜,質樸地祈福生活的美滿。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52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40&f_ART_ID=170737
延伸閱讀:
象徵與中國風俗 (下)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
【文/黃良瑩】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這種象徵文化的傳統,根植於中國的精耕農業文化,因為人們需要從天地與自然界求生存,向來就將自己視為宇宙世界的一份子,因而對天地由衷地崇拜尊敬。中國人認為天和人之間有一種神秘的互相倚賴、模仿和感應的關係,所以人應仿效天的結構,類比天的運行,遵循天的規則,那麼就可以獲得思想與行為的合理性。
從這樣一個天、地、人預設的立場來體驗與類推世間的一切現象,思維方式自然與西方科學思維的重邏輯或推理不同,展現出來的思維模式經常是化約、多用譬喻、或象徵與暗示的。從漢字象形文字的基本格局(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可以理解中國人的這種思考方式。象形文字中有些字如日月木山魚等非常形象,可以看圖識字直接瞭解字意,而有些字則需要揣摩推測,如木指樹,而木在日中,太陽從東方升起,就是東,或日是太陽,如果落入草中,那麼就是暮。這種倚賴字型而不倚賴聲音的文字特性,以及望文生義的詮釋和理解方式,透露出中國人象徵思維的模式。
由於人們象徵思維的模式,對客觀自然的事情常會以人自身作類比來認識與理解。這種思想觀念的發展,使人感覺到一種事理或情感時,傾向於用各種具體事物來比擬,常常採取民間約定俗成事物,來表達對事理情感的反映強度。例如在實行科舉制度的時代,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是人們升官晉爵的重要門檻,其中狀元、榜眼、探花是最有吸引力的三種頭銜,它們成了許多讀書人終身奮鬥的理想與目標,因此就產生了類比的象徵事物,以激勵參加考試的莘莘學子。又清代廣東盛行吃及第粥,稱粥內所用肉丸為狀元,豬肝為榜眼,豬粉腸為探花;而福建中秋節吃月餅,每份月餅中,最大的一個叫狀元,其次的兩個叫榜眼、探花,4個再小一點的稱會元,8個更小一點的稱進士,16個最小的稱秀才。同時,不少地方也流行狀元餅和狀元糕等象徵功名的吉祥食物,鼓勵讀書人登科及第。
中國風俗與象徵的關係是緊密的,反映著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面貌,其中積累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倫理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是一種有生命的文化心理素質的共同體現。由於中國民族的多元性,並分布居住在不同的區域,而各地的自然環境又多樣,同一種風俗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呈現不同的風貌。這些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國風俗,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生機的一面,而多數呈現在民間的信仰、歲時的節令、人生的禮儀、還有勞動娛樂與日常生活中,它們隨著時代的腳步起舞,內容不斷地更新與調整,以適應人們廣泛的需求。其中祈福納吉、避災驅邪的生存觀和子孫繁衍的生殖觀是主要的題材,從古到今貫穿著整個悠久的歷史長廊。
祈福納吉生存觀的象徵
中國人祈福納吉的生存觀十分強烈,其根源當始於原始社會時期,而且經久不衰,並且深入到現今的生活中。正如前文所述,受到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古人認為人和天一定要和睦相處,人要尊重和效法天,方能得到上天的庇佑,享有幸福的日子。於是人們用化約了的數字概念來表示天的自然法則,希望藉此能符合奉天承運、順天行事,求得幸福的人生理想。比如數字中的「一」被理解為絕對、中心、唯一、神聖的概念;其次是二,二即陰陽,它被比擬成日月、天地、上下,或進一步引申為冷暖、溼燥、貴賤等觀念。在反映陰陽觀念的生活習俗,最明顯的例子為結婚要選一個雙數的好日子,送禮要送雙數等。再其次是五,象徵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金木水火土」,人們普遍相信五行可以歸納整理宇宙間的一切,它使宇宙整齊有序,而有條不紊是符合宇宙法則和人類理性的。這種陰陽和五行的思想,後來結合在一起,就成了古代中國人認識世界的宇宙觀;之後數的象徵發展更加多樣,像八方(或八卦、八風),九宮、十二辰(或者十二月)、二十八宿等,而且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字中以九為最大,所以清代北京城設九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城門),皇宮建築多蘊涵數字九,皇宮三大殿高度均為9丈9尺,角樓結構為9梁18柱,宮門「九路釘」,橫9排豎9排,共81顆釘,宮殿台階為9的倍數,皇宮佛堂的佛重81斤和72斤,這些都是以9或9的倍數來象徵至高至尊的涵義。
除了對數目字的主觀認知外,中國人對顏色的理解也是採取象徵的思維方式,而非客觀的事實屬性。紅色象徵生命力,遠古人認為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血液的紅色象徵生命力。屍體和墓室塗抹紅色表示希望死後復生和生命延續。在五行觀念盛行後,紅色為南方的炎帝與祝融的象徵,為五色之首,同時是貴族的用色,所以有朱輪、朱戶、朱門、朱邸的稱呼。明代四品以上高官品服皆為紅色。明清以後,貴族和平民皆喜歡用紅色象徵喜慶。現在中國民俗以紅色為一切吉慶的象徵,在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其間,張貼紅色的春聯和福字,掛大紅燈籠;在商業慶典活動中,比如奠基、落成、開業、剪綵、等場合,人們也用大紅綢緞做成紅花、表示喜慶。漢語中很多表示喜慶的詞語也自然而然地染上紅色,如紅白喜事、紅娘、紅雙喜、紅包、紅榜。中國民間剪紙術最能體現風俗與象徵之間的密切聯繫,如俗語「姑娘就是一朵花」,在民間剪紙藝術創作中,就直接用花裝飾在姑娘的臉部。而花是漂亮美麗的,凡是表現內容是漂亮、美好的,便會剪上一朵或多朵鮮花來做象徵。房子蓋得漂亮,房子上就剪一朵花;衣服漂亮,衣服上就剪一朵花;傢俱器皿漂亮,同樣剪上花。民間剪紙藝術的題材豐富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中可以看到傳統的吉祥、富貴內容,看到有趣的動物、植物,看到歷史傳說中的英雄好漢,看到戲曲和神話故事。而這些剪紙造型多數呈現一種規律的程式,採用象徵符號來作為創作的基本元素。物象和物象的某些特定組合,傳遞著人們的精神理想與願望。抓髻娃娃,是陝北民間剪紙中最古老、最常見、樣式最多的一種造型。抓髻娃娃頭上頂著兩隻雞,肩上、肘上、膝上各有兩隻雞,手上抓著兩隻雞,公雞黎明報曉,黎明到來鬼避妖散、生命復甦,充滿生命的象徵。公雞還是男性的象徵,抓髻娃娃頭上頂的抓髻形狀表示了男性生殖器,髻又是雞的諧音。
婚禮時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周禮》詳盡記述和記錄了周朝時期婚禮過程及相關的各種禮儀事項,《東京夢華錄》亦對北宋時期的婚慶禮儀進行了較全面的記載。各地的地方誌的民俗條目中,對當地婚禮習俗進行了記錄。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記載,和當今流行的婚禮儀式大同小異。其中象徵著喜慶的剪紙習俗,一直作為人們婚禮的見證人,即使今日穿婚紗西服的婚禮中,民間剪紙照樣扮演者這一角色。今日婚禮使用的剪紙雖然沒有「扣碗」、「坐張娃娃」、「金雞探蓮花」之類原生態花樣,但是像「喜鵲鬧海」、「龍鳳呈祥」、「鯉魚臥蓮」、「鴛鴦戲水」、「蝶戀花」等剪紙花樣仍是新娘新郎喜歡的。用這些花樣蓋在嫁妝、禮品裝飾布置新婚洞房。民間剪紙「喜花」美化婚禮的現場環境,為婚禮營造出熱烈、祥和、歡樂、喜氣的氣氛,標誌著新家庭的開始,新人對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們的生活追求,周代《詩經‧小雅‧天保》曰:「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罔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後來在工藝美術裝飾題材中的「三多九如」,即多福多壽多男子的典故就原出於此。《莊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人的生命由出生、成長到衰亡是自然規律決定的,但人們總希望活得更健康、更長久一些,尤其是那些權位財富高於一般人的統治階級,更希望生命能無限度地延長。《古樂府詩‧長歌行》:「髮白復更黑,延年壽命長」,這是常人一般的希望。秦始皇一統天下,就在印璽和宮殿瓦當上飾以「受命於天,既壽永康」的文字。漢代有「益延壽」、「鼎湖延壽宮」等銘瓦,王莽時有「延年萬歲與天長久」等紫銘瓦。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刺繡品有長壽繡之名稱。新疆樓蘭古城東高臺地出土漢代織錦,上有「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銘文,蒙古國諾因烏拉匈奴王族墓群則發現「新神靈廣成壽萬年」銘文織錦。明清時期,以祝頌長壽為主題紋樣的織繡品極為常見,除了常用靈芝、綬帶鳥、仙鶴、仙鹿、仙桃、菊花等寓意長壽意義的題材組合成吉祥紋樣外,還直接將壽字組合到吉祥圖案中,到清朝末年,更把壽字作為獨立的裝飾,且成為風尚。
古代的生活條件和醫療設備不如現在,能活到不惑之年,已屬難得,子女們慶倖自己的雙親能長壽,都會有場熱鬧的祝賀活動。其中壽禮是必備的事物,諸如壽帳、壽聯、壽畫、壽桃、壽麵、壽糕、壽酒,這些東西大都有吉祥的寓意。送壽桃是民間普遍的祝壽形式,因為壽桃自古以來就是長壽的象徵。壽桃是按來人的壽齡來送的,1歲1個,若老人80歲,則送82個壽桃,天地各1個,人不論活到是麼時候都要由天地來保佑,以感謝天地的恩惠。壽糕也是祝壽必備的佳品,取其「壽高」的諧音。壽糕上還裝飾各種吉祥圖案話祝辭,如「富貴牡丹」、「五福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既能增加視覺的美觀,又寓意著吉祥,表達祝賀者的心願,起到祈壽降祥的效果。取諧音方式的例子亦有如貓和蝴蝶與耄耋諧音,而被作為象徵長壽的吉祥物。貓與蝴蝶、牡丹的組合,象徵耄耋富貴;瓜與蝴蝶的組合象徵瓜瓞綿綿;壽石配合菊花、蝴蝶和貓的組合象徵壽居耄耋。這些都鮮活地展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與珍惜,質樸地祈福生活的美滿。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52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40&f_ART_ID=170737
延伸閱讀:
象徵與中國風俗 (下)
Labels:Classical Music
歷史月刊
18 January 2009
文官改革 (1) 一段談話
文官改革在台灣已經吶喊了很多年,但是台灣的文官下一步該何去何從,每當教授問我時,我真的回答不出來。不過有一點是很明確的,我國文官最近期的一次動盪,就是民主化。在民主化開始之後,文官在政府中扮演的角色,開始了微妙的變化。
我喜歡引述中國的論語來描述我國文官的系統,因為在這裡面,闡述了許多儒家對於政府的理想,還有儒家對於君臣之間應該有的互動的闡述。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之一是下面這句:
我們再看最近一段,我們總統對於文官的喊話,元旦講話。很有趣的是,文官總共出現在兩段中,第一次是關於文官體制的改革還有行政組織改造,但是有趣的是在不久後出現的第二段:
這段談話中,反映了我國公務員特殊的地位。"為民興利,為民造福"? 感覺不太像是政治人物對於公務人員會講的話,而像是古代皇帝在朝廷中對文武百官講的話。
這是我國文官固有的特色,也是我國文官改革不能輕易採用西方的改革方式的主要原因。
延伸閱讀:
文官改革 (2) 公務人員中立
文官改革 (3) 立院三讀 公務人員應嚴守行政中立
英國公務員的多樣性 - 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
我喜歡引述中國的論語來描述我國文官的系統,因為在這裡面,闡述了許多儒家對於政府的理想,還有儒家對於君臣之間應該有的互動的闡述。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之一是下面這句: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我們再看最近一段,我們總統對於文官的喊話,元旦講話。很有趣的是,文官總共出現在兩段中,第一次是關於文官體制的改革還有行政組織改造,但是有趣的是在不久後出現的第二段:
在全民咬緊牙關對抗經濟衰退的時刻,英九每想到失去工作的勞工,生計困難的家庭,年關難過的企業,就無法安心。英九在此特別要向全體公務員講幾句話,首先感謝大家一年的辛勞,不過公務員工作比較有保障,相對不受景氣的影響,此刻更須體會這一段時間人民的痛苦,發揮主動積極的精神,走出辦公室,到民間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依法行政」不能作為保守卸責的藉口,只要是法所不禁,公務員應該積極為民興利,為民造福。既有程序如果緩不濟急,就應該跳出窠臼,不容墨守陳規、抱殘守缺。從中央到地方,每一位公務員都要有像觀世音菩薩那種「聞聲救苦」的慈悲心,隨時思考如何幫助人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一定要記住,對人民的幫助如果不能及時,就等於沒有幫助。
這段談話中,反映了我國公務員特殊的地位。"為民興利,為民造福"? 感覺不太像是政治人物對於公務人員會講的話,而像是古代皇帝在朝廷中對文武百官講的話。
這是我國文官固有的特色,也是我國文官改革不能輕易採用西方的改革方式的主要原因。
延伸閱讀:
文官改革 (2) 公務人員中立
文官改革 (3) 立院三讀 公務人員應嚴守行政中立
英國公務員的多樣性 - 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
Labels:Classical Music
Civil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台灣政治,
文官
17 January 2009
【葡萄牙】Porto (2) 從機場到市中心
粉紅色的企鵝
這就是我對葡萄牙的第一印象,還蠻好笑的。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他們弄了一個那麼大的企鵝廣告。我印象中這旁邊還有很滑稽的廣告台詞,可惜我照片沒有照到,現在想也想不起來了。
第二印象是什麼? 就是小時後台灣超紅的葡式蛋塔! (英文叫做 Portuguese-style Egg Tart,葡萄牙文叫做 Pastel de nata)
不過在機場吃的沒有在 Porto 市中心來的好吃,市中心的真的是味美餡多料實在。可是這一個沒有想像中的便宜,絕對不是台幣二三十的價錢,而是六七十以上。
這就是我對葡萄牙的第一印象,還蠻好笑的。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他們弄了一個那麼大的企鵝廣告。我印象中這旁邊還有很滑稽的廣告台詞,可惜我照片沒有照到,現在想也想不起來了。
第二印象是什麼? 就是小時後台灣超紅的葡式蛋塔! (英文叫做 Portuguese-style Egg Tart,葡萄牙文叫做 Pastel de nata)
不過在機場吃的沒有在 Porto 市中心來的好吃,市中心的真的是味美餡多料實在。可是這一個沒有想像中的便宜,絕對不是台幣二三十的價錢,而是六七十以上。
在機場吃的蛋塔
從機場到市中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搭乘*很高級*的地鐵系統 (Metro),從機場經營地鐵的景象來看,葡萄牙是真的很用心要促銷觀光。
1)用到的機會很少,也可以很多,在關鍵的時候你都有機會用的到。 Porto是個上下坡很多的城市,也沒有想像中的小,蠻累的,可以衡量一下。
2)地鐵不是像台灣或是英國有閘口,是上車前去逼感應器的; 意思就是,這中間是有漏洞的。不過請當個良好的觀光客,做好國民外交,不要和這幾歐元過不去,到時候被查票員抓到,會虧更大。
機場地鐵售票機 - 有英文
上地鐵前要逼的感應器
地鐵站所在的是紫線(E),到達市中心的時間約略是20-30分鐘左右。在坐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不少葡萄牙人,儘管他們和西班牙人種族上和地理上都相當的接近,不過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國家。
兩個國家的民主化的時間差不多,都約略是1970年代左右開始,但是進程卻很不一樣。西班牙很慶幸的有一個相當開明有遠見的君主接手,並且逐步推動民主化,而葡萄牙則是有軍官組成的行動抵抗政府的極權統治,發動了知名的康乃馨革命。民主化後的葡萄牙,和歐盟以及歐元的關係相當緊密,可以說是歐盟和歐元系統創造的另外一個奇蹟。
相對於西班牙人的熱情,葡萄牙人顯的收斂許多。街道整理的比較整齊,也比較乾淨,治安也較好。但是同西班牙人一樣,普遍的人英文都不太好,所以要在這邊自助旅行可能需要在之前多做點功課。
兩個國家的民主化的時間差不多,都約略是1970年代左右開始,但是進程卻很不一樣。西班牙很慶幸的有一個相當開明有遠見的君主接手,並且逐步推動民主化,而葡萄牙則是有軍官組成的行動抵抗政府的極權統治,發動了知名的康乃馨革命。民主化後的葡萄牙,和歐盟以及歐元的關係相當緊密,可以說是歐盟和歐元系統創造的另外一個奇蹟。
相對於西班牙人的熱情,葡萄牙人顯的收斂許多。街道整理的比較整齊,也比較乾淨,治安也較好。但是同西班牙人一樣,普遍的人英文都不太好,所以要在這邊自助旅行可能需要在之前多做點功課。
Porto Metro 內觀
整個 Porto 歷史悠久的市中心都是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到了以後我才明白是什麼緣故。
市中心的建築顯見在二次世界大中,這裡沒有什麼破壞,也沒有見到高樓大廈和現代 化建築的反撲,只有在少數的地方才有現代化國家的痕跡,像是高速便捷的 Tram 還有乾淨高效率的機場,不過這些都巧妙的躲藏在其中。
Porto 市中心充斥著許多驚喜。尤其是當地古色古香的建築,都讓我想起台灣傳統的建築,有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
作為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沒有想像中的喧鬧和吵雜,相對來說反而是異常的安靜。可能我期待的是西班牙式的熱情,也有可能我在英國呆太久,對於城市的定義就是人多,吵雜,擁擠混亂(還常癱瘓)的交通系統,還有逛不完的商店 (狹隘的 Anglo-Saxon 觀點)。
但是多去了幾個歐洲大陸的城市以後,發現並不盡然是這樣的。
作為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沒有想像中的喧鬧和吵雜,相對來說反而是異常的安靜。可能我期待的是西班牙式的熱情,也有可能我在英國呆太久,對於城市的定義就是人多,吵雜,擁擠混亂(還常癱瘓)的交通系統,還有逛不完的商店 (狹隘的 Anglo-Saxon 觀點)。
但是多去了幾個歐洲大陸的城市以後,發現並不盡然是這樣的。
Porto 市中心
整個 Porto 歷史悠久的市中心都是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到了以後我才明白是什麼緣故。
市中心的建築顯見在二次世界大中,這裡沒有什麼破壞,也沒有見到高樓大廈和現代 化建築的反撲,只有在少數的地方才有現代化國家的痕跡,像是高速便捷的 Tram 還有乾淨高效率的機場,不過這些都巧妙的躲藏在其中。
創意是……
【聯合報╱王偉忠】 2009.01.17 03:15 am
能在這塊土地上,隨著人民呼吸、跟著脈搏跳動、反映世代變遷的節目,就能在歲月當中找到位子。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到這節目,都會想起那年的時空背景、土地上的氣味、象徵的時代意義……
創意一定與創作者的生長環境有關
每天,台灣有一百多個電視頻道,二十四小時播出節目,一年下來可以播出高達八十七萬個小時的內容。
任何電視節目都會隨著時間過去,但有些節目,就是能在時間的滾滾浪濤中留下記號,在觀眾腦海留下記憶。
這些節目往往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也不是隨便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種文化都能做出來的。若任誰都能做出來,就代表少了些特色,很難具有代表性。
能在這塊土地上,隨著人民呼吸、跟著脈搏跳動、反映世代變遷的節目,就能在歲月當中找到位子。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到這節目,都會想起那年的時空背景、土地上的氣味、象徵的時代意義,具體而微的提醒觀眾,過去那個時代確實曾經活生生的存在。
創意,一定與創作者的生長環境、天分以及所學有關。
像我生長於台灣南部嘉義眷村,從小在大江南北的各色方言、濃烈人情味中長大,因此對於人情世故、語言、語氣、敘事方式、人際關係以及臉部表情特別敏感。
而愛看漫畫、愛畫漫畫,很早就習慣用漫畫的方式思考,把嚴肅的事情卡通化,則是從孩童時期就保有的習慣,至今依然如此。
大學時考上新聞學系,這段學習經歷接觸到新聞時事、政治局面以及社會脈動是如何交織互動,在電視台打工之後,自然進入綜藝節目的製作團隊,可我想做的不只綜藝,1982年多了些經驗、擔任執行製作之後,就想把新聞時事結合綜藝,推出不一樣的電視節目。
這些養分所製造出來的第一個作品是,凌峰主持的《電視街》當中的「新聞後遺症」單元,接下來不同時期都依照著這脈絡前進。《連環泡》中推出「老鄧的小耳朵」、「七點新聞」、「中國小姐」等等單元,都企圖讓綜藝節目與時事互動,用模仿的方式,幽默的針砭政治人物、臧否政治事件,政治與新聞都成了可以融入綜藝節目的元素,讓綜藝節目不只是唱歌跳舞玩遊戲。
1993年擔任TVBS副總經理期間,推出了李濤主持的第一個現場叩應節目《2100全民開講》,等離開電視台管理階層時,台灣的電視環境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的叩應節目,甚至因立場不同的節目各擁其主,讓政客利用機會製造族群對立,也讓節目成為眾人眼中的「社會亂源」。
開始「亂講」的年代
解嚴後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常讓我這個綜藝製作人覺得精采,因而在阿扁擔任第一屆總統之後,2002年製作《2100全民亂講》,故意跟《2100全民開講》同時段、同樣現場播出,開始「亂講」的年代。
在《全民亂講》之前,也曾有政治模仿秀,但都以固定腳本搭配演員演出,但《全民亂講》讓演員扮演的政治人物與真實的叩應觀眾互動,在真真假假當中製造出了漫天笑料,演員模仿的角色反而要比真實人物擁有更大的發言空間,可以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如政客還有諸多顧忌。
這節目真如表面所顯示,只由演員模仿政治人物,就足以吸引觀眾嗎?
如果真這麼容易,依照台灣媒體的模仿特性,理應出現「模仿(動詞)模仿(名詞)」之作,但類似的節目卻始終沒能出現,甚至世界各地的媒體,包括美國、日本、法國、香港,以及對岸的平面媒體、電子媒體都來到台灣採訪這全球少見的模仿節目,他們的報導之後都會說,「這種節目在我們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的!」
理由很簡單,巧婦難尋,也無米可炊。美國有不少脫口秀節目以模仿政治人物為樂,但這些節目所邀請的模仿高手都只能模仿一個角色,甚至一輩子就以模仿這個人物維生,像專門飾演柯林頓的、專門飾演雷根的,其中只有飾演布希總統的演員可以一人分飾二角,因為布希總統與小布希總統長得實在太像了。
甚至日本NHK、朝日電視台記者來採訪,看到模仿當時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覺得不可思議的神似。
而全民系列的《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以一集就要出動二十多個模仿角色、一周播出五天、每天播出一小時的規模來做政治模仿秀,光在模仿藝人的培養上就已經太過困難,而且還需要天天都說不同的內容、演出不同的單元,難上加難。
有些事情靠技術,很多事情靠魔術
有些事情靠技術,但很多事情靠魔術。《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除了有演員與技術團隊瞬間變身的技術,也仰賴幕後團隊的魔術。
創意由兩種元素組成,一是內容、一是表現方式。
內容說什麼?什麼都可以,只要能與社會互動。
《全民亂講》以政治為主體,到了後期發現光談政治、光模仿政治,會讓節目太剛硬,所以轉型成為融入社會新聞、生活大小事的《全民大悶鍋》,擴大涵蓋範圍。接著藍綠鬥爭白熱化,但黨派利益不應該凌駕全民利益,所以三度轉型成為《全民最大黨》,讓節目也就成為一個意見平台,每天說些意見、譏諷或嘲弄當天最需要評論的事件。
表現方式上則可以天馬行空、海闊天空的表演。
目前《全民最大黨》已經成為有機體,製作團隊會追蹤新聞事件,演員自己也會關心扮演角色所面臨的新聞事件。全體工作人員都熟悉節目的運作方式之後,節目成為有機體,會自行衍生與發展,連觀眾也都參與其中,用收看、網路傳播、網友討論等等方式來參與節目,給予節目新的刺激與反應。
即使如此,不管我身在世界哪個角落,每天還是會盯著節目、檢視當日討論的題目,看看這些是否逾越了節目創立的宗旨。
這把尺今天依舊存在。
創意就像一碗牛肉麵
相信沒有人想做不好看的節目、沒有人要發想無人欣賞的創意,但創意真的很微妙,稍微高、低、左、右調整之後,就會變成另一種樣子,可能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而很受歡迎、可能被嗤之以鼻,但最可憐的是無人聞問。
創意就像一碗牛肉麵,會因為主廚的人生背景、天分,以及所學師承而做出不同口味的麵,要持續以創意為業,很好玩,但極度辛苦。幸好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靠賣牛肉麵維生,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做創意工作。
想把創意當作興趣,那處處是機會,生活就是發揮創意最好的舞台。
但如果你想以創意為工作,請記得創意需要執行,任何做不出來的創意只是排泄物,不會變成另一碗牛肉麵。
(王偉忠《這些創意不是亂講──王偉忠團隊的13堂獨門創意課》近日將由天下文化出版。)
【2009/01/17 聯合報】@ http://udn.com/
能在這塊土地上,隨著人民呼吸、跟著脈搏跳動、反映世代變遷的節目,就能在歲月當中找到位子。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到這節目,都會想起那年的時空背景、土地上的氣味、象徵的時代意義……
創意一定與創作者的生長環境有關
每天,台灣有一百多個電視頻道,二十四小時播出節目,一年下來可以播出高達八十七萬個小時的內容。
任何電視節目都會隨著時間過去,但有些節目,就是能在時間的滾滾浪濤中留下記號,在觀眾腦海留下記憶。
這些節目往往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也不是隨便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種文化都能做出來的。若任誰都能做出來,就代表少了些特色,很難具有代表性。
能在這塊土地上,隨著人民呼吸、跟著脈搏跳動、反映世代變遷的節目,就能在歲月當中找到位子。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到這節目,都會想起那年的時空背景、土地上的氣味、象徵的時代意義,具體而微的提醒觀眾,過去那個時代確實曾經活生生的存在。
創意,一定與創作者的生長環境、天分以及所學有關。
像我生長於台灣南部嘉義眷村,從小在大江南北的各色方言、濃烈人情味中長大,因此對於人情世故、語言、語氣、敘事方式、人際關係以及臉部表情特別敏感。
而愛看漫畫、愛畫漫畫,很早就習慣用漫畫的方式思考,把嚴肅的事情卡通化,則是從孩童時期就保有的習慣,至今依然如此。
大學時考上新聞學系,這段學習經歷接觸到新聞時事、政治局面以及社會脈動是如何交織互動,在電視台打工之後,自然進入綜藝節目的製作團隊,可我想做的不只綜藝,1982年多了些經驗、擔任執行製作之後,就想把新聞時事結合綜藝,推出不一樣的電視節目。
這些養分所製造出來的第一個作品是,凌峰主持的《電視街》當中的「新聞後遺症」單元,接下來不同時期都依照著這脈絡前進。《連環泡》中推出「老鄧的小耳朵」、「七點新聞」、「中國小姐」等等單元,都企圖讓綜藝節目與時事互動,用模仿的方式,幽默的針砭政治人物、臧否政治事件,政治與新聞都成了可以融入綜藝節目的元素,讓綜藝節目不只是唱歌跳舞玩遊戲。
1993年擔任TVBS副總經理期間,推出了李濤主持的第一個現場叩應節目《2100全民開講》,等離開電視台管理階層時,台灣的電視環境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的叩應節目,甚至因立場不同的節目各擁其主,讓政客利用機會製造族群對立,也讓節目成為眾人眼中的「社會亂源」。
開始「亂講」的年代
解嚴後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常讓我這個綜藝製作人覺得精采,因而在阿扁擔任第一屆總統之後,2002年製作《2100全民亂講》,故意跟《2100全民開講》同時段、同樣現場播出,開始「亂講」的年代。
在《全民亂講》之前,也曾有政治模仿秀,但都以固定腳本搭配演員演出,但《全民亂講》讓演員扮演的政治人物與真實的叩應觀眾互動,在真真假假當中製造出了漫天笑料,演員模仿的角色反而要比真實人物擁有更大的發言空間,可以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如政客還有諸多顧忌。
這節目真如表面所顯示,只由演員模仿政治人物,就足以吸引觀眾嗎?
如果真這麼容易,依照台灣媒體的模仿特性,理應出現「模仿(動詞)模仿(名詞)」之作,但類似的節目卻始終沒能出現,甚至世界各地的媒體,包括美國、日本、法國、香港,以及對岸的平面媒體、電子媒體都來到台灣採訪這全球少見的模仿節目,他們的報導之後都會說,「這種節目在我們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的!」
理由很簡單,巧婦難尋,也無米可炊。美國有不少脫口秀節目以模仿政治人物為樂,但這些節目所邀請的模仿高手都只能模仿一個角色,甚至一輩子就以模仿這個人物維生,像專門飾演柯林頓的、專門飾演雷根的,其中只有飾演布希總統的演員可以一人分飾二角,因為布希總統與小布希總統長得實在太像了。
甚至日本NHK、朝日電視台記者來採訪,看到模仿當時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覺得不可思議的神似。
而全民系列的《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以一集就要出動二十多個模仿角色、一周播出五天、每天播出一小時的規模來做政治模仿秀,光在模仿藝人的培養上就已經太過困難,而且還需要天天都說不同的內容、演出不同的單元,難上加難。
有些事情靠技術,很多事情靠魔術
有些事情靠技術,但很多事情靠魔術。《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除了有演員與技術團隊瞬間變身的技術,也仰賴幕後團隊的魔術。
創意由兩種元素組成,一是內容、一是表現方式。
內容說什麼?什麼都可以,只要能與社會互動。
《全民亂講》以政治為主體,到了後期發現光談政治、光模仿政治,會讓節目太剛硬,所以轉型成為融入社會新聞、生活大小事的《全民大悶鍋》,擴大涵蓋範圍。接著藍綠鬥爭白熱化,但黨派利益不應該凌駕全民利益,所以三度轉型成為《全民最大黨》,讓節目也就成為一個意見平台,每天說些意見、譏諷或嘲弄當天最需要評論的事件。
表現方式上則可以天馬行空、海闊天空的表演。
目前《全民最大黨》已經成為有機體,製作團隊會追蹤新聞事件,演員自己也會關心扮演角色所面臨的新聞事件。全體工作人員都熟悉節目的運作方式之後,節目成為有機體,會自行衍生與發展,連觀眾也都參與其中,用收看、網路傳播、網友討論等等方式來參與節目,給予節目新的刺激與反應。
即使如此,不管我身在世界哪個角落,每天還是會盯著節目、檢視當日討論的題目,看看這些是否逾越了節目創立的宗旨。
這把尺今天依舊存在。
創意就像一碗牛肉麵
相信沒有人想做不好看的節目、沒有人要發想無人欣賞的創意,但創意真的很微妙,稍微高、低、左、右調整之後,就會變成另一種樣子,可能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而很受歡迎、可能被嗤之以鼻,但最可憐的是無人聞問。
創意就像一碗牛肉麵,會因為主廚的人生背景、天分,以及所學師承而做出不同口味的麵,要持續以創意為業,很好玩,但極度辛苦。幸好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靠賣牛肉麵維生,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做創意工作。
想把創意當作興趣,那處處是機會,生活就是發揮創意最好的舞台。
但如果你想以創意為工作,請記得創意需要執行,任何做不出來的創意只是排泄物,不會變成另一碗牛肉麵。
(王偉忠《這些創意不是亂講──王偉忠團隊的13堂獨門創意課》近日將由天下文化出版。)
【2009/01/17 聯合報】@ http://udn.com/
13 January 2009
【葡萄牙】Porto (1) 啟程
最後一分鐘趕上了飛機
我必須說,Porto應該是我聖誕節出去玩的地方中,最令我喜愛的地方!真的很令人好奇,為什麼在大家想去的歐洲國家討論中,葡萄牙真的鮮少被人提及過。就連我這次去葡萄牙,也是誤打誤撞的。
Porto真的是不容錯過的一個好地方!除了食物很好吃以外,我對於當地有特色的建築物,曬衣和爬上爬下的聖誕老公公的景象,真的是愛不釋手。
ITINERARY/RECEIPT - All times are local.
GOING OUT
From London Stansted (STN) to Porto (OPO)
Mon, 15Dec08 Flight FR8345 Depart STN at 12:00 and arrive OPO at 14:20
COMING BACK
From Porto (OPO) to London Stansted (STN)
Tue, 16Dec08 Flight FR8348 Depart OPO at 21:15 and arrive STN at 23:35
出發的當天其實還蠻趕的,因為我欠了學校圖書館錢還沒有還,外加我請學校圖書館幫我從大英圖書館調了幾本比較特別的書,我都必須趕在出國前解決。否則我回來圖書館都開始聖誕節假期,關到一月份才會開啟。
十二點的飛機,我得把行李背著趕在圖書館一開門時,就進去解決這些問題。想不到,從大英圖書館調來的書異常的厚重,一本都將近六百頁。沒辦法,只好咬著牙丟到背包裡背去葡萄牙了。
九點四十,我才趕上前往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的公車,恰巧又遇到塞車。從學校到那邊路途本來就遙遠,這一塞,想不到比平常的路程多了快二十分鐘。
到了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挑戰才開始,前往 Stansted Airport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火車時間總共是五十分鐘,恰好有一班要駛離的火車,很匆忙的跳上,但還是很擔心到了機場現場排隊會非常的長。
令人相當意外的,到了機場現場,想不到Ryanair check-in櫃檯一個都沒有開,都是要用機器自己check-in。更令人意外的是,只要輸入confirmation number,登機證就印出來了,也沒有要求別的。一堆安全漏洞,而這些安全漏洞一直延伸到登機時,檢查的人員也沒有要求看我的申根簽證。真是令人詫異。
不過幸好,在我沿路的奔跑(邊背著兩本六百頁的書)下,我在最後一分鐘趕上了飛機。上飛機的時候身上一毛歐元都沒有,不過幸好我知道在葡萄牙等我的人會有很多歐元,所以我也不必想太多,至少我有趕上飛機。
---
事前準備相關網站:
Porto (Wikipedia)
Porto Tourism Official Website
(Porto 觀光局所提供的旅遊網站)
The City of Porto
(由 Porto 政府網站提供的旅遊資訊)
Visit Portugal
(葡萄牙觀光局網站)
Lonely Planet - Porto
(孤獨星球的指南)
Porto Card
(和其他城市一樣推出的卡片,請注意這種卡和交通次數無限的交通卡不一樣)
延伸閱讀:
【葡萄牙】Porto (2) 從機場到市中心
【葡萄牙】Porto (3) 門
【葡萄牙】Porto (4) 住在 Porto
【葡萄牙】Porto (5) 晚上的 Porto
【葡萄牙】Porto (6) Universidade do Porto
【葡萄牙】Porto (7) 葡式午餐: Francesinha / Bacalhau
【葡萄牙】Porto (8) 歷史悠久的 Tram 系統
11 January 2009
那個年代 回憶早期糖廠生活
【聯合報╱沈正堅】 2009.01.12 02:30 am
碧海泱泱,現出平濤沃壤,蔗田千萬甲,處處削苗忙;盡人力,加生產,但願甘蔗年年早登場,萬戶喜洋洋!煙突巍巍,機聲軋軋,日夜加工忙,爭取環球好市場;盡人力,加生產,要為國家民族增富強,增富強!
曾經有好幾年,每天早上都會聽到擴音器播放的〈台糖進行曲〉,從我家後院便能見到〈進行曲〉裡提到的煙囪,記憶裡那煙囪比檳榔樹還高出很多;每年秋冬開工時期,煙囪噴出的煤灰會落到晾曬在院子裡的衣服上,我卻不曾抱怨,因為那煙囪正是糖廠的地標,而我是台糖子弟。
屏東糖廠曾是遠東最大糖廠
製糖曾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政府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外匯都靠外銷砂糖賺來,台糖公司在早期台灣經濟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由於蔗糖外銷賺錢,員工福利好,糖廠裡設施齊備,環境優美。
民國47年,正是台糖鼎盛時期,由於家父家母均服務於屏東糖廠,我和弟妹們也就在糖廠成長、就學;回想起在糖廠度過的快樂童年,即使如今已年近花甲,仍如當年吃砂糖般津甜。
屏東糖廠當時不但規模在台糖居首,也號稱遠東最大的糖廠。除了製糖工廠外,糖廠還設有與工廠相鄰的宿舍,自成一個社區。每天早上上班前,〈台糖進行曲〉透過喇叭播送到廠區每個角落,拉開一天生活的序幕。
糖廠職工宿舍都是日式黑瓦屋頂木造結構平房,多為連棟,五家一棟,也有雙拼或獨棟木造日式宿舍,大小雖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仿。不論連棟或雙拼、獨棟,各家都是獨門獨院,家家戶戶也都有前後院,前後院多以竹片圍籬或裂瓣扶桑為樹籬。
每次回家,我要行經前院、踏上台階才進入玄關,玄關後的客廳及餐廳、廁所、後廊均為高架懸空木質地板,臥房則為榻榻米。房間以方格拉門或紙門隔間,還記得紙門隔出的壁櫥,裡面既是捉迷藏的躲藏處也是儲藏室,晚上就寢時自壁櫥中取出棉被、墊被、枕頭、蚊帳,五個小孩就鋪陳在約五坪大小的榻榻米上。睡覺前不免在榻榻米上打鬧翻滾一番,躺在榻榻米上聽爸媽講故事,或收聽中廣電台的廣播劇,周六則收聽丁炳燧先生所主持的猜謎晚會,當時收聽廣播就是最大的娛樂。
廚房與浴室為屋內僅有的磚砌水泥地。早期廚房為燒炭的爐灶,後來改為燒煤球的煤球爐。圓柱型的煤球,由煤渣混黏土壓製而成,由糖廠福利機構自製,通常以三輪板車送到家,堆放在柴房。一顆煤球火力正適合燒煮一頓飯,每天晚飯後,媽媽將下層已燃盡的煤球以鐵夾夾出,將上層即將燃盡的煤球置於下層引火,上層再置一新煤球,並將下方風口關閉,爐上置一水壺,以煤球餘溫燒水。次晨打開風口,新煤球很快燃起,母親便趕做早餐與中午的便當。
台糖代用國民學校
不但廠區自成社區,由於糖廠職工眾多,又正值遷台後的嬰兒潮,子女教育成為各廠製糖任務外的重要工作,各糖廠更自設子弟小學,名為台糖代用國民學校。糖廠子弟小學土地、校舍、維修經費都由各糖廠自行提供,師資也比照糖廠職工聘任支薪,待遇較一般地方教師為優渥。台糖國小老師與學生都是廠區鄰居,老師與家長又是同事,學校與家庭關係密切,更像一個大家庭。
糖廠福利社是我家每個月底的飲食來源。糖廠職工每家在福利社都有記帳本,到月底可賒帳購買米麵食品罐頭,月初則由薪資扣回,可免斷炊。公共浴室由製糖工廠接管引流製糖所產生熱水,提供職工及眷屬洗澡。浴室中央有一大池,裝滿熱水,沐浴者脫光衣褲,以臉盆自池中舀水沐浴,禁止入池;男女兩邊以木板相隔,上下懸空,沿襲日治時代洗湯的規矩。中山堂不時有康樂隊演出,每周六放映電影,中外影片雖都是二輪片,家家戶戶仍然扶老攜幼前往觀賞,頗為熱鬧。
受害的是牙齒
糖廠職工還有一些獨特的福利,例如職工與眷屬分享糖廠產製的砂糖。早期台糖配發砂糖給職工,每三個月配發一次,有眷職工每次配發二十二公斤,無眷職工每次十公斤。配發砂糖會有人來家裡收購,除一部分留用外,大部分都變賣補貼家用。小時候家裡砂糖來源充足,當時除彈珠汽水外少有其他飲料,經常都是喝糖開水,早餐也常吃糖稀飯,當時沒有熱量高與減肥的觀念,最直接受害的是牙齒,但是住糖廠要不吃糖確實很難。
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次颱風將台糖台東鳳梨工廠的倉庫吹垮,倉庫裡的鳳梨罐頭大多變形無法在市場上販售,便分配給台糖職工,每家都有許多鳳梨罐頭,那一陣子連小學裡都瀰漫著鳳梨味。1960年後期,越戰方酣,台糖得標供應越南美軍番茄,台糖農業專家種植番茄不難,但是要種出大小一樣、紅度相同的番茄不簡單。交貨時嚴格挑選合格品,剔退的番茄又成員工福利,以一公斤兩角的價錢賣給職工,又是一陣子大吃特吃番茄,吃不完做番茄醬保存,台糖人早學會老美吃番茄醬了。
糖廠還自製醬油、冰棒和健素糖,福利社後方的醬油廠整齊排列著一口口大醬缸,每次走過都能嗅到空氣中飄盪的醬油香,純豆麥釀製的醬油為糖廠較少為人知的特產。
在那個年代,糖廠冰店是年少學生聚會、年輕情侶約會的好去處。無論兩角一支的清冰、四角一支的方形酵母冰棒、六角的花生或紅豆冰棒,依經濟狀況或個人喜好各有選擇,都是夏天的消暑聖品。手持冰棒在高大芒果樹蔭下或高談闊論,或卿卿我我,正是最好的享受。
糖廠另一特產為健素糖。糖廠利用製糖產出的糖蜜養殖酵母菌,除生產酒精外,酵母菌繁殖到臨界點後加溫乾燥製成酵母粉,酵母粉壓製成酵母片。初期酵母片只在糖廠福利社販售,糖廠職工深知其營養價值,要求子女午餐後吃二十顆,午餐後返校途中,只見學童自口袋中一顆顆取出往口中送,人人動作一致,成為一時的現象。後來產量增加,對外推廣,增加各色糖衣,改名健素糖。酵母片多吃易黏牙,後來在酵母粉中加糖,同時改進壓片硬度,吃起來較為鬆軟。
糖蜜除了養殖酵母菌、生產酒精與健素糖外,也是糖廠鋪路的材料。早期柏油路不是那麼普遍,郊區鄉間道路大多是土路,糖廠利用製糖的石灰廢料與製糖產生的糖漿廢料混合鋪路面,再予壓平。石灰是白色,混了糖漿成淺乳黃色,廠區道路就是淺乳黃色。由於石灰廢料已成細粉,壓平的馬路表面非常光平,騎起腳踏車平順舒服,但似乎不如水泥或柏油路面堅固耐用,後來就全面改鋪柏油路。
摸魚的歲月
糖廠製糖過程中清洗、煮沸、冷卻等工作需要大量用水,水源來自貫穿屏東市區的萬年溪。每年開工前,糖廠要將位於仁愛路底與自由路交口的萬年溪水門關閉,河水積滿後會順著水門邊的一條渠道流進製糖工廠。河水經過製糖過程後產生不同的廢水或汙水,有些廢水是乾淨的熱水,部分引流到公共澡堂,供應職工與眷屬洗澡,另一部分降溫後放流。記憶中,開工期間尤其夜間,廠區到處煙霧氤氳,空氣中還瀰漫著糖漿的氣味,高大的煙囪與廠房燈光閃爍,機器徹夜運轉機聲隆隆,還不時傳出排放蒸氣的巨響,熱鬧卻又帶著幾分神祕。
一些摻雜著糖蜜的汙水排放到廠區南邊的殺蛇溪,成為另一段美好童年回憶的源頭。或許是糖蜜的滋養,殺蛇溪裡有許多河蝦與蛤蜊,魚類都是身上有五彩斑紋的小魚,我們不但在河中戲水摸魚,捉河蝦更饒富趣味。
假期的午後,我們會先到飼料店買一斤細糠,也就是糙米外層的糠皮,以慢火炒香後放涼,然後取一些剩飯拌在一起,並揉捏成飯糰,製成捉蝦的餌。另外還要收集裝醬瓜的玻璃瓶,瓶口小而肚量大,用作捕蝦的甕,並以麻繩一端綁瓶口,另一端綁短竹竿。抵達河邊後,將飯糰掰一小塊黏貼在瓶口內側,丟入水中,將竹竿插入岸邊土中固定;每隔一段距離置一瓶,戲耍之間不時檢視玻璃瓶,很輕易便能收獲瓶中亂竄的河蝦,歡呼聲也就此起彼落。黃昏時提著一簍河蝦回家,母親會和麵炸蝦餅,那種香脆夾帶著收穫的喜悅,實在是至今難忘的人間美味。
台糖的光榮輝煌已隨台灣經濟發展走入歷史,糖廠生活卻是深深烙在心版的美麗記憶;有一天我們這一代會老成凋零,也許糖廠溫馨的童年生活記憶也會隨著灰飛煙滅。
【2009/0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延伸閱讀:
大同電鍋 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碧海泱泱,現出平濤沃壤,蔗田千萬甲,處處削苗忙;盡人力,加生產,但願甘蔗年年早登場,萬戶喜洋洋!煙突巍巍,機聲軋軋,日夜加工忙,爭取環球好市場;盡人力,加生產,要為國家民族增富強,增富強!
曾經有好幾年,每天早上都會聽到擴音器播放的〈台糖進行曲〉,從我家後院便能見到〈進行曲〉裡提到的煙囪,記憶裡那煙囪比檳榔樹還高出很多;每年秋冬開工時期,煙囪噴出的煤灰會落到晾曬在院子裡的衣服上,我卻不曾抱怨,因為那煙囪正是糖廠的地標,而我是台糖子弟。
屏東糖廠曾是遠東最大糖廠
製糖曾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政府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外匯都靠外銷砂糖賺來,台糖公司在早期台灣經濟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由於蔗糖外銷賺錢,員工福利好,糖廠裡設施齊備,環境優美。
民國47年,正是台糖鼎盛時期,由於家父家母均服務於屏東糖廠,我和弟妹們也就在糖廠成長、就學;回想起在糖廠度過的快樂童年,即使如今已年近花甲,仍如當年吃砂糖般津甜。
屏東糖廠當時不但規模在台糖居首,也號稱遠東最大的糖廠。除了製糖工廠外,糖廠還設有與工廠相鄰的宿舍,自成一個社區。每天早上上班前,〈台糖進行曲〉透過喇叭播送到廠區每個角落,拉開一天生活的序幕。
糖廠職工宿舍都是日式黑瓦屋頂木造結構平房,多為連棟,五家一棟,也有雙拼或獨棟木造日式宿舍,大小雖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仿。不論連棟或雙拼、獨棟,各家都是獨門獨院,家家戶戶也都有前後院,前後院多以竹片圍籬或裂瓣扶桑為樹籬。
每次回家,我要行經前院、踏上台階才進入玄關,玄關後的客廳及餐廳、廁所、後廊均為高架懸空木質地板,臥房則為榻榻米。房間以方格拉門或紙門隔間,還記得紙門隔出的壁櫥,裡面既是捉迷藏的躲藏處也是儲藏室,晚上就寢時自壁櫥中取出棉被、墊被、枕頭、蚊帳,五個小孩就鋪陳在約五坪大小的榻榻米上。睡覺前不免在榻榻米上打鬧翻滾一番,躺在榻榻米上聽爸媽講故事,或收聽中廣電台的廣播劇,周六則收聽丁炳燧先生所主持的猜謎晚會,當時收聽廣播就是最大的娛樂。
廚房與浴室為屋內僅有的磚砌水泥地。早期廚房為燒炭的爐灶,後來改為燒煤球的煤球爐。圓柱型的煤球,由煤渣混黏土壓製而成,由糖廠福利機構自製,通常以三輪板車送到家,堆放在柴房。一顆煤球火力正適合燒煮一頓飯,每天晚飯後,媽媽將下層已燃盡的煤球以鐵夾夾出,將上層即將燃盡的煤球置於下層引火,上層再置一新煤球,並將下方風口關閉,爐上置一水壺,以煤球餘溫燒水。次晨打開風口,新煤球很快燃起,母親便趕做早餐與中午的便當。
台糖代用國民學校
不但廠區自成社區,由於糖廠職工眾多,又正值遷台後的嬰兒潮,子女教育成為各廠製糖任務外的重要工作,各糖廠更自設子弟小學,名為台糖代用國民學校。糖廠子弟小學土地、校舍、維修經費都由各糖廠自行提供,師資也比照糖廠職工聘任支薪,待遇較一般地方教師為優渥。台糖國小老師與學生都是廠區鄰居,老師與家長又是同事,學校與家庭關係密切,更像一個大家庭。
糖廠福利社是我家每個月底的飲食來源。糖廠職工每家在福利社都有記帳本,到月底可賒帳購買米麵食品罐頭,月初則由薪資扣回,可免斷炊。公共浴室由製糖工廠接管引流製糖所產生熱水,提供職工及眷屬洗澡。浴室中央有一大池,裝滿熱水,沐浴者脫光衣褲,以臉盆自池中舀水沐浴,禁止入池;男女兩邊以木板相隔,上下懸空,沿襲日治時代洗湯的規矩。中山堂不時有康樂隊演出,每周六放映電影,中外影片雖都是二輪片,家家戶戶仍然扶老攜幼前往觀賞,頗為熱鬧。
受害的是牙齒
糖廠職工還有一些獨特的福利,例如職工與眷屬分享糖廠產製的砂糖。早期台糖配發砂糖給職工,每三個月配發一次,有眷職工每次配發二十二公斤,無眷職工每次十公斤。配發砂糖會有人來家裡收購,除一部分留用外,大部分都變賣補貼家用。小時候家裡砂糖來源充足,當時除彈珠汽水外少有其他飲料,經常都是喝糖開水,早餐也常吃糖稀飯,當時沒有熱量高與減肥的觀念,最直接受害的是牙齒,但是住糖廠要不吃糖確實很難。
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次颱風將台糖台東鳳梨工廠的倉庫吹垮,倉庫裡的鳳梨罐頭大多變形無法在市場上販售,便分配給台糖職工,每家都有許多鳳梨罐頭,那一陣子連小學裡都瀰漫著鳳梨味。1960年後期,越戰方酣,台糖得標供應越南美軍番茄,台糖農業專家種植番茄不難,但是要種出大小一樣、紅度相同的番茄不簡單。交貨時嚴格挑選合格品,剔退的番茄又成員工福利,以一公斤兩角的價錢賣給職工,又是一陣子大吃特吃番茄,吃不完做番茄醬保存,台糖人早學會老美吃番茄醬了。
糖廠還自製醬油、冰棒和健素糖,福利社後方的醬油廠整齊排列著一口口大醬缸,每次走過都能嗅到空氣中飄盪的醬油香,純豆麥釀製的醬油為糖廠較少為人知的特產。
在那個年代,糖廠冰店是年少學生聚會、年輕情侶約會的好去處。無論兩角一支的清冰、四角一支的方形酵母冰棒、六角的花生或紅豆冰棒,依經濟狀況或個人喜好各有選擇,都是夏天的消暑聖品。手持冰棒在高大芒果樹蔭下或高談闊論,或卿卿我我,正是最好的享受。
糖廠另一特產為健素糖。糖廠利用製糖產出的糖蜜養殖酵母菌,除生產酒精外,酵母菌繁殖到臨界點後加溫乾燥製成酵母粉,酵母粉壓製成酵母片。初期酵母片只在糖廠福利社販售,糖廠職工深知其營養價值,要求子女午餐後吃二十顆,午餐後返校途中,只見學童自口袋中一顆顆取出往口中送,人人動作一致,成為一時的現象。後來產量增加,對外推廣,增加各色糖衣,改名健素糖。酵母片多吃易黏牙,後來在酵母粉中加糖,同時改進壓片硬度,吃起來較為鬆軟。
糖蜜除了養殖酵母菌、生產酒精與健素糖外,也是糖廠鋪路的材料。早期柏油路不是那麼普遍,郊區鄉間道路大多是土路,糖廠利用製糖的石灰廢料與製糖產生的糖漿廢料混合鋪路面,再予壓平。石灰是白色,混了糖漿成淺乳黃色,廠區道路就是淺乳黃色。由於石灰廢料已成細粉,壓平的馬路表面非常光平,騎起腳踏車平順舒服,但似乎不如水泥或柏油路面堅固耐用,後來就全面改鋪柏油路。
摸魚的歲月
糖廠製糖過程中清洗、煮沸、冷卻等工作需要大量用水,水源來自貫穿屏東市區的萬年溪。每年開工前,糖廠要將位於仁愛路底與自由路交口的萬年溪水門關閉,河水積滿後會順著水門邊的一條渠道流進製糖工廠。河水經過製糖過程後產生不同的廢水或汙水,有些廢水是乾淨的熱水,部分引流到公共澡堂,供應職工與眷屬洗澡,另一部分降溫後放流。記憶中,開工期間尤其夜間,廠區到處煙霧氤氳,空氣中還瀰漫著糖漿的氣味,高大的煙囪與廠房燈光閃爍,機器徹夜運轉機聲隆隆,還不時傳出排放蒸氣的巨響,熱鬧卻又帶著幾分神祕。
一些摻雜著糖蜜的汙水排放到廠區南邊的殺蛇溪,成為另一段美好童年回憶的源頭。或許是糖蜜的滋養,殺蛇溪裡有許多河蝦與蛤蜊,魚類都是身上有五彩斑紋的小魚,我們不但在河中戲水摸魚,捉河蝦更饒富趣味。
假期的午後,我們會先到飼料店買一斤細糠,也就是糙米外層的糠皮,以慢火炒香後放涼,然後取一些剩飯拌在一起,並揉捏成飯糰,製成捉蝦的餌。另外還要收集裝醬瓜的玻璃瓶,瓶口小而肚量大,用作捕蝦的甕,並以麻繩一端綁瓶口,另一端綁短竹竿。抵達河邊後,將飯糰掰一小塊黏貼在瓶口內側,丟入水中,將竹竿插入岸邊土中固定;每隔一段距離置一瓶,戲耍之間不時檢視玻璃瓶,很輕易便能收獲瓶中亂竄的河蝦,歡呼聲也就此起彼落。黃昏時提著一簍河蝦回家,母親會和麵炸蝦餅,那種香脆夾帶著收穫的喜悅,實在是至今難忘的人間美味。
台糖的光榮輝煌已隨台灣經濟發展走入歷史,糖廠生活卻是深深烙在心版的美麗記憶;有一天我們這一代會老成凋零,也許糖廠溫馨的童年生活記憶也會隨著灰飛煙滅。
【2009/0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延伸閱讀:
大同電鍋 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8 January 2009
【德國】柏林愛樂的奢華 (下)
柏林愛樂
真不愧是柏林愛樂音樂廳! 這真的是到目前為止,我聽過最棒的音響效果。英國倫敦三個主要的音樂廳 (Barbican,Royal Albert Hall,和 Royal Festival Hall) 音響效果其實都沒有很好...
Barbican 是出了名的糟糕,Royal Albert Hall 的音響效果是每年 BBC Prom 最頭痛的問題(也是我這兩年聽Prom最大的惡夢),而 Royal Festival Hall 僅能算是勉強過得去,和柏林愛樂音樂廳相比要差了一大截。
Barbican 是出了名的糟糕,Royal Albert Hall 的音響效果是每年 BBC Prom 最頭痛的問題(也是我這兩年聽Prom最大的惡夢),而 Royal Festival Hall 僅能算是勉強過得去,和柏林愛樂音樂廳相比要差了一大截。
柏林愛樂廳建立的所在地剛好在東西德的交界處。也許今天看可能會覺得當時的德國人很有遠見,不過在當時,柏林愛樂的所在地在東西德統一之前相當的微妙和尷尬。音樂廳於 1963 年 10 月 15 日舉行開幕儀式,由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Zubin Mehta 的馬勒三頂多算是不錯,但是沒有到驚艷。不過馬勒就是馬勒,只有音樂廳能夠容納馬勒,再好的音響都無法還原馬勒。
想一下手邊我喜愛的幾個馬勒三,Bertini (EMI),Bychkov (Avie),和 Rattle (EMI) 應該是我比較熟悉的版本。
音樂開始以後,隔壁的一對德國老夫婦就睡的好熟。覺得很好笑,原來到哪裡都有人買票進音樂廳睡覺的。而且他們還沒有被大聲的定音鼓嚇醒,定性真強。
回去的時候,看 Sony Centre 的夜景真的是超漂亮的,可惜我們在柏林的時間太過短暫,隔天早上不能再去那邊看。
回青年旅館時,在附近一家賣亞洲料理的餐館買 take away ,買了泰式綠咖哩,本來以為會向英國許多賣 fusion 的店一樣難吃又貴,想不到超級好吃的,又很便宜。在寒冷的異國,躲在青年旅館吃著好吃的米食,真的是一大享受。
想一下手邊我喜愛的幾個馬勒三,Bertini (EMI),Bychkov (Avie),和 Rattle (EMI) 應該是我比較熟悉的版本。
音樂開始以後,隔壁的一對德國老夫婦就睡的好熟。覺得很好笑,原來到哪裡都有人買票進音樂廳睡覺的。而且他們還沒有被大聲的定音鼓嚇醒,定性真強。
回去的時候,看 Sony Centre 的夜景真的是超漂亮的,可惜我們在柏林的時間太過短暫,隔天早上不能再去那邊看。
回青年旅館時,在附近一家賣亞洲料理的餐館買 take away ,買了泰式綠咖哩,本來以為會向英國許多賣 fusion 的店一樣難吃又貴,想不到超級好吃的,又很便宜。在寒冷的異國,躲在青年旅館吃著好吃的米食,真的是一大享受。
7 January 2009
【德國】柏林愛樂的奢華 (上)
夜晚的柏林愛樂廳
就給我們這麼剛好,在柏林玩的日子裡剛好有柏林愛樂的演出。曲目是馬勒第三號,指揮是令人相當熟悉的 Zubin Mehta。同個曲目總共連續四天,真好奇這種方式樂團是如何保持著一定的活力和精神。
21 Dec 2008 20.00
Mahler Symphony No.3
Lioba Braun Alt
Damen des Rundfunkchors Berlinn
Tolzer Knabencho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Zubin Mehta Dirigent
柏林愛樂的音樂廳在U-Bhan/S-Bahn都有到的大站上'Postdamer Platz',就在地鐵站出口看的到著名的 Sony Centre 還有德國國鐵總部大樓後面。
晚上的柏林特別的漂亮,邊走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很擔心柏林的音樂廳會有 dress code,兩個都是狼狽的背包客的穿著,真是害怕音樂廳拒絕我們進入。
遠遠的,親眼看到柏林愛樂音樂廳的我還真的是興奮到不行。走越進,看到柏林愛樂的標誌時,更是失態的大叫。一旁的德國人都行很大的注目禮,我想也是,要是兩個外國人在中山堂前面又拍又跳又叫,我應該也會射出奇異的眼神。
進去以後發現裡面規定不能照相,還蠻令人驚訝的; 因為英國的音樂廳在還沒進去坐著聽音樂以前,在建築物裡面其他的部分愛怎麼拍照都可以,進去聽以後就要碰運氣,柏林的音樂廳卻是都不行,有點令人失望,沒辦法把裡面的氣派和奢華拍起來。
一樓很大的部分都被隔絕起來,只准許有持票的人進入活動,幾乎只剩下大門旁邊和售票處不是被隔絕的,就連賣CD和紀念品的商店都被隔絕在持票才能活動的地方,這一切對我來說真的都很新鮮。
在商品店買了不少東西(或者該說垃圾),和英國交響樂團也不太一樣的是,柏林愛樂似乎樂意出不少周邊的商品,這點在英國是難見的景象。最後除了一張海報,一本書,幾張明信片外,我還買了一張CD,是柏林愛樂自己出的,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的馬勒六:
21 Dec 2008 20.00
Mahler Symphony No.3
Lioba Braun Alt
Damen des Rundfunkchors Berlinn
Tolzer Knabencho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Zubin Mehta Dirigent
柏林愛樂的音樂廳在U-Bhan/S-Bahn都有到的大站上'Postdamer Platz',就在地鐵站出口看的到著名的 Sony Centre 還有德國國鐵總部大樓後面。
晚上的柏林特別的漂亮,邊走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很擔心柏林的音樂廳會有 dress code,兩個都是狼狽的背包客的穿著,真是害怕音樂廳拒絕我們進入。
遠遠的,親眼看到柏林愛樂音樂廳的我還真的是興奮到不行。走越進,看到柏林愛樂的標誌時,更是失態的大叫。一旁的德國人都行很大的注目禮,我想也是,要是兩個外國人在中山堂前面又拍又跳又叫,我應該也會射出奇異的眼神。
進去以後發現裡面規定不能照相,還蠻令人驚訝的; 因為英國的音樂廳在還沒進去坐著聽音樂以前,在建築物裡面其他的部分愛怎麼拍照都可以,進去聽以後就要碰運氣,柏林的音樂廳卻是都不行,有點令人失望,沒辦法把裡面的氣派和奢華拍起來。
一樓很大的部分都被隔絕起來,只准許有持票的人進入活動,幾乎只剩下大門旁邊和售票處不是被隔絕的,就連賣CD和紀念品的商店都被隔絕在持票才能活動的地方,這一切對我來說真的都很新鮮。
在商品店買了不少東西(或者該說垃圾),和英國交響樂團也不太一樣的是,柏林愛樂似乎樂意出不少周邊的商品,這點在英國是難見的景象。最後除了一張海報,一本書,幾張明信片外,我還買了一張CD,是柏林愛樂自己出的,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的馬勒六:
英國的定價和上面標的定價一樣,但是一個是英鎊,一個是歐元,所以肯定是比英國便宜,但是有沒有比台灣便宜我就不知道了...
手上大包小包的,真的就是狼狽,當天早上我們還恰巧經過 O2 的店在發東西,手上還有那個袋子,裡面還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 筆啦,聖誕裝飾啦 (!),打火機啦(!),還有很多很奇怪,我們也不太清楚怎麼使用的東西,而且袋子本來有別一個氣球。
幸好我們在路途中,看到一個對氣球很有興趣的小女生,就把它解決掉了。
手上大包小包的,真的就是狼狽,當天早上我們還恰巧經過 O2 的店在發東西,手上還有那個袋子,裡面還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 筆啦,聖誕裝飾啦 (!),打火機啦(!),還有很多很奇怪,我們也不太清楚怎麼使用的東西,而且袋子本來有別一個氣球。
幸好我們在路途中,看到一個對氣球很有興趣的小女生,就把它解決掉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