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January 2009

象徵與中國風俗 (上)

歷史月刊 2009/01/17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


【文/黃良瑩】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這種象徵文化的傳統,根植於中國的精耕農業文化,因為人們需要從天地與自然界求生存,向來就將自己視為宇宙世界的一份子,因而對天地由衷地崇拜尊敬。中國人認為天和人之間有一種神秘的互相倚賴、模仿和感應的關係,所以人應仿效天的結構,類比天的運行,遵循天的規則,那麼就可以獲得思想與行為的合理性。

從這樣一個天、地、人預設的立場來體驗與類推世間的一切現象,思維方式自然與西方科學思維的重邏輯或推理不同,展現出來的思維模式經常是化約、多用譬喻、或象徵與暗示的。從漢字象形文字的基本格局(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可以理解中國人的這種思考方式。象形文字中有些字如日月木山魚等非常形象,可以看圖識字直接瞭解字意,而有些字則需要揣摩推測,如木指樹,而木在日中,太陽從東方升起,就是東,或日是太陽,如果落入草中,那麼就是暮。這種倚賴字型而不倚賴聲音的文字特性,以及望文生義的詮釋和理解方式,透露出中國人象徵思維的模式。

由於人們象徵思維的模式,對客觀自然的事情常會以人自身作類比來認識與理解。這種思想觀念的發展,使人感覺到一種事理或情感時,傾向於用各種具體事物來比擬,常常採取民間約定俗成事物,來表達對事理情感的反映強度。例如在實行科舉制度的時代,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是人們升官晉爵的重要門檻,其中狀元、榜眼、探花是最有吸引力的三種頭銜,它們成了許多讀書人終身奮鬥的理想與目標,因此就產生了類比的象徵事物,以激勵參加考試的莘莘學子。又清代廣東盛行吃及第粥,稱粥內所用肉丸為狀元,豬肝為榜眼,豬粉腸為探花;而福建中秋節吃月餅,每份月餅中,最大的一個叫狀元,其次的兩個叫榜眼、探花,4個再小一點的稱會元,8個更小一點的稱進士,16個最小的稱秀才。同時,不少地方也流行狀元餅和狀元糕等象徵功名的吉祥食物,鼓勵讀書人登科及第。

中國風俗與象徵的關係是緊密的,反映著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面貌,其中積累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倫理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是一種有生命的文化心理素質的共同體現。由於中國民族的多元性,並分布居住在不同的區域,而各地的自然環境又多樣,同一種風俗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呈現不同的風貌。這些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國風俗,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生機的一面,而多數呈現在民間的信仰、歲時的節令、人生的禮儀、還有勞動娛樂與日常生活中,它們隨著時代的腳步起舞,內容不斷地更新與調整,以適應人們廣泛的需求。其中祈福納吉、避災驅邪的生存觀和子孫繁衍的生殖觀是主要的題材,從古到今貫穿著整個悠久的歷史長廊。

祈福納吉生存觀的象徵

中國人祈福納吉的生存觀十分強烈,其根源當始於原始社會時期,而且經久不衰,並且深入到現今的生活中。正如前文所述,受到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古人認為人和天一定要和睦相處,人要尊重和效法天,方能得到上天的庇佑,享有幸福的日子。於是人們用化約了的數字概念來表示天的自然法則,希望藉此能符合奉天承運、順天行事,求得幸福的人生理想。比如數字中的「一」被理解為絕對、中心、唯一、神聖的概念;其次是二,二即陰陽,它被比擬成日月、天地、上下,或進一步引申為冷暖、溼燥、貴賤等觀念。在反映陰陽觀念的生活習俗,最明顯的例子為結婚要選一個雙數的好日子,送禮要送雙數等。再其次是五,象徵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金木水火土」,人們普遍相信五行可以歸納整理宇宙間的一切,它使宇宙整齊有序,而有條不紊是符合宇宙法則和人類理性的。這種陰陽和五行的思想,後來結合在一起,就成了古代中國人認識世界的宇宙觀;之後數的象徵發展更加多樣,像八方(或八卦、八風),九宮、十二辰(或者十二月)、二十八宿等,而且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字中以九為最大,所以清代北京城設九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城門),皇宮建築多蘊涵數字九,皇宮三大殿高度均為9丈9尺,角樓結構為9梁18柱,宮門「九路釘」,橫9排豎9排,共81顆釘,宮殿台階為9的倍數,皇宮佛堂的佛重81斤和72斤,這些都是以9或9的倍數來象徵至高至尊的涵義。

除了對數目字的主觀認知外,中國人對顏色的理解也是採取象徵的思維方式,而非客觀的事實屬性。紅色象徵生命力,遠古人認為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血液的紅色象徵生命力。屍體和墓室塗抹紅色表示希望死後復生和生命延續。在五行觀念盛行後,紅色為南方的炎帝與祝融的象徵,為五色之首,同時是貴族的用色,所以有朱輪、朱戶、朱門、朱邸的稱呼。明代四品以上高官品服皆為紅色。明清以後,貴族和平民皆喜歡用紅色象徵喜慶。現在中國民俗以紅色為一切吉慶的象徵,在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其間,張貼紅色的春聯和福字,掛大紅燈籠;在商業慶典活動中,比如奠基、落成、開業、剪綵、等場合,人們也用大紅綢緞做成紅花、表示喜慶。漢語中很多表示喜慶的詞語也自然而然地染上紅色,如紅白喜事、紅娘、紅雙喜、紅包、紅榜。中國民間剪紙術最能體現風俗與象徵之間的密切聯繫,如俗語「姑娘就是一朵花」,在民間剪紙藝術創作中,就直接用花裝飾在姑娘的臉部。而花是漂亮美麗的,凡是表現內容是漂亮、美好的,便會剪上一朵或多朵鮮花來做象徵。房子蓋得漂亮,房子上就剪一朵花;衣服漂亮,衣服上就剪一朵花;傢俱器皿漂亮,同樣剪上花。民間剪紙藝術的題材豐富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中可以看到傳統的吉祥、富貴內容,看到有趣的動物、植物,看到歷史傳說中的英雄好漢,看到戲曲和神話故事。而這些剪紙造型多數呈現一種規律的程式,採用象徵符號來作為創作的基本元素。物象和物象的某些特定組合,傳遞著人們的精神理想與願望。抓髻娃娃,是陝北民間剪紙中最古老、最常見、樣式最多的一種造型。抓髻娃娃頭上頂著兩隻雞,肩上、肘上、膝上各有兩隻雞,手上抓著兩隻雞,公雞黎明報曉,黎明到來鬼避妖散、生命復甦,充滿生命的象徵。公雞還是男性的象徵,抓髻娃娃頭上頂的抓髻形狀表示了男性生殖器,髻又是雞的諧音。

婚禮時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周禮》詳盡記述和記錄了周朝時期婚禮過程及相關的各種禮儀事項,《東京夢華錄》亦對北宋時期的婚慶禮儀進行了較全面的記載。各地的地方誌的民俗條目中,對當地婚禮習俗進行了記錄。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記載,和當今流行的婚禮儀式大同小異。其中象徵著喜慶的剪紙習俗,一直作為人們婚禮的見證人,即使今日穿婚紗西服的婚禮中,民間剪紙照樣扮演者這一角色。今日婚禮使用的剪紙雖然沒有「扣碗」、「坐張娃娃」、「金雞探蓮花」之類原生態花樣,但是像「喜鵲鬧海」、「龍鳳呈祥」、「鯉魚臥蓮」、「鴛鴦戲水」、「蝶戀花」等剪紙花樣仍是新娘新郎喜歡的。用這些花樣蓋在嫁妝、禮品裝飾布置新婚洞房。民間剪紙「喜花」美化婚禮的現場環境,為婚禮營造出熱烈、祥和、歡樂、喜氣的氣氛,標誌著新家庭的開始,新人對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們的生活追求,周代《詩經‧小雅‧天保》曰:「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罔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後來在工藝美術裝飾題材中的「三多九如」,即多福多壽多男子的典故就原出於此。《莊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人的生命由出生、成長到衰亡是自然規律決定的,但人們總希望活得更健康、更長久一些,尤其是那些權位財富高於一般人的統治階級,更希望生命能無限度地延長。《古樂府詩‧長歌行》:「髮白復更黑,延年壽命長」,這是常人一般的希望。秦始皇一統天下,就在印璽和宮殿瓦當上飾以「受命於天,既壽永康」的文字。漢代有「益延壽」、「鼎湖延壽宮」等銘瓦,王莽時有「延年萬歲與天長久」等紫銘瓦。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刺繡品有長壽繡之名稱。新疆樓蘭古城東高臺地出土漢代織錦,上有「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銘文,蒙古國諾因烏拉匈奴王族墓群則發現「新神靈廣成壽萬年」銘文織錦。明清時期,以祝頌長壽為主題紋樣的織繡品極為常見,除了常用靈芝、綬帶鳥、仙鶴、仙鹿、仙桃、菊花等寓意長壽意義的題材組合成吉祥紋樣外,還直接將壽字組合到吉祥圖案中,到清朝末年,更把壽字作為獨立的裝飾,且成為風尚。

古代的生活條件和醫療設備不如現在,能活到不惑之年,已屬難得,子女們慶倖自己的雙親能長壽,都會有場熱鬧的祝賀活動。其中壽禮是必備的事物,諸如壽帳、壽聯、壽畫、壽桃、壽麵、壽糕、壽酒,這些東西大都有吉祥的寓意。送壽桃是民間普遍的祝壽形式,因為壽桃自古以來就是長壽的象徵。壽桃是按來人的壽齡來送的,1歲1個,若老人80歲,則送82個壽桃,天地各1個,人不論活到是麼時候都要由天地來保佑,以感謝天地的恩惠。壽糕也是祝壽必備的佳品,取其「壽高」的諧音。壽糕上還裝飾各種吉祥圖案話祝辭,如「富貴牡丹」、「五福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既能增加視覺的美觀,又寓意著吉祥,表達祝賀者的心願,起到祈壽降祥的效果。取諧音方式的例子亦有如貓和蝴蝶與耄耋諧音,而被作為象徵長壽的吉祥物。貓與蝴蝶、牡丹的組合,象徵耄耋富貴;瓜與蝴蝶的組合象徵瓜瓞綿綿;壽石配合菊花、蝴蝶和貓的組合象徵壽居耄耋。這些都鮮活地展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與珍惜,質樸地祈福生活的美滿。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52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40&f_ART_ID=170737

延伸閱讀:

象徵與中國風俗 (下)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