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January 2009

副刊仲父》孫如陵 睡夢中走了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9.01.31 02:21 am

資深作家、前中央日報副刊主編孫如陵,大年初二夜間於睡夢中辭世,享壽九十五歲。

孫如陵貴州松桃縣人,畢業於中央政治學校新聞系,民國卅八年來台,原決定回大陸到李彌軍團。上船前一天,念書時的系主任馬星野在台籌備中央日報,力邀他加入。他為此退掉船票,幾天後,大陸淪陷。

民國五十年起,孫如陵主編「中央日報副刊」廿多年,這是中副黃金期,許多年輕人的文藝啟蒙便從中副開始。

去年十月,孫如陵以高齡九十四歲出版「副刊論:中央副刊實錄」一書,暢談他經營副刊的理念。孫如陵形容他對副刊的期望是「尺幅之內,有千里之觀」。

為了大眾化,他首倡「不用文言」,甚至退了陳立夫的稿子。然而收到當時默默無名的朱西甯作品「狼」時,他卻扣下所有短稿,首創整版副刊只登一篇小說,讓朱西甯一砲而紅。

現在副刊流行的小方塊文章,也是孫如陵所創。他以筆名「仲父」撰文,「仲父」其實便是「中副」諧音。孫如陵拔擢朱西甯、司馬中原、張曉風、隱地等作家。他選刊留學生批評台灣的「人情味與公德心」,引發台大學生「自覺運動」。

孫如陵擅於下標,他將徐鍾珮的散文「中正橋上看落日」改為「川端橋上看落日」,在禁忌年代巧妙避開忌諱。

【2009/01/31 聯合報】@ http://udn.com/


延伸閱讀:

看好文學 --懷念葉老

紅葉階前 憶錢穆先生(上)

紅葉階前 憶錢穆先生(下)

24 January 2009

佛跳牆與家族樹

【聯合報╱任祥】 2009.01.24 02:18 am

在團圓飯的餐桌上,台灣式筍乾燒肉微酸,上海式筍乾燒肉微甜,各有特色。同樣是米做的台灣年糕與紅豆鬆糕,都有著過年吉祥的味道。南京小糰子與日本麻薯並列一盤,也一樣的受歡迎……

兒女大了,所有的活動都得配合他們的時間表。女兒姚姚放假回台灣,年前就得回學校,我們姚、任兩個家族,三代二十人加上姚姚的美國同學柏康共二十一人,提前於尾牙這天在我家吃了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催生這頓聚餐的,就是姚姚。

我們兩家結親二十多年,常有各種親族聚會,全員到齊吃團圓飯可是破題兒第一遭。大概也只有姚家這個長孫女請得動三代人挪出時間同聚一堂。為了應景,我準備了四十二個紅包,裡面裝著巧克力金幣及一句對聯;上聯的紅包放在茶盤裡,下聯的紅包分別放在餐桌的二十一個位子上,每人入座前先拿茶盤裡的紅包,再去餐桌找下聯,找到即是自己的位子。這找位子的過程很有趣,立即把聚餐的氣氛炒熱了。柏康不會中文,他的對聯最簡單:「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其他的對聯則都是具有深意的吉祥話:「鼠去牛來辭舊歲,龍飛鳳舞慶新春」;「喜看大地鶯歌燕舞,笑迎農家馬壯牛歡」;「尋常無異味,鮮潔即家珍」;「紫米川鹽樣樣不少,甜香酸辣味味俱全」……

這麼多人聚餐,我們並沒有叫餐廳外燴;除了我公公的日式紅豆麻薯買現成的,其他端上桌的餐點都是各人在自家廚房精心做好的。任家帶來宜興砂鍋、上海式筍乾燒肉、砂鍋魚頭、獅子頭、紅豆鬆糕、烏魚子、紅燒蹄膀;姚家帶來台式筍乾扣肉、素什錦、清炒時蔬、冷盤、潤餅、黑輪、台式鹹年糕、滷肉飯。仁喜燒他的招牌西班牙海鮮飯,我做南京糯米糰子與佛跳牆。我家三個孩子做了南瓜濃湯、台灣甜年糕、炒粄條及紅蘿蔔蛋糕。柏康則做義大利千層麵。加上各房帶來的日本清酒、葡萄酒、陳紹、梅子酒,吃的喝的近三十樣。我公公說著台灣日本國語,我母親說著吳儂軟語,孩子們說他們的英文國語,我們中間這一代則一口標準國語。東方與西方,外省和本省,三代人「混」得好盡興!

聚餐之前,我特別把剛在電腦裡完成的家族樹列印了一張貼在餐廳牆上,樹上共有兩家八代三百二十一個人名,趁機讓孩子們了解親族的生命源起與各人的成長密碼,並增補遺漏之處。

這可愛的家族樹,在電腦裡可放入個人簡介,照片,通訊資料,還可加上各人想跟家人說的話,生活近況,工作成果或作品,讓家族成員不管在何處都能上網點進去分享。仁祿將把這棵家族樹放到他的部落格,讓所有親人隨時增補,相信它會不斷長大,枝葉越來越茂密。

以前過年,我們家和姚、任兩家的長輩總是分開吃團圓飯的。

我公公姚望林先生祖籍福建漳州,出生於桃園,今年八十三歲,是來台第六代。1926年他出生時是日本國民,八歲入公學校接受日本初等教育六年,再讀高等科兩年,然後考入台北商工專修學校,畢業後考入台灣銀行總行營業部工作。他青年時代經歷了太平洋戰爭,並曾被日本政府徵兵,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回歸為「中國籍」,卻又於民國36年親歷二二八事件的打擊。但他從不激進,辛苦的賺錢養家,以微薄的薪水成就四個孩子的高等教育,讓他們在極度自信自在的環境成長,追尋各自的夢想。仁喜的母親不幸於他二十六歲時病逝,我們稱她是「天上阿嬤」。在我心目中,她與我公公都是最偉大的平凡人,才能把每個孩子教養得各具特色又各有成就:仁祿從事創意設計,仁喜做建築設計,仁恭專長於燈光設計;唯一的女兒明芬則成了虔誠的基督徒。

公公與仁喜的繼母住在汐止,每次我到他家,電視大多停留在NHK,我也因此獲得一些最新的日本資訊。他的日文比中文好,喜歡寫俳句,前幾年八十大壽,兒女們特別幫他出版《我的和歌日記》。最近除了幫慈濟功德會做義工翻譯日文,有空仍然以寫俳句自娛。

我家的背景和仁喜家是非常不同的。我父親任顯群是江蘇宜興人,母親顧正秋是南京人,他們分別於1949年之前來到台灣。我父親並且是帶著小白旗到中山堂去調解二二八事件的成員之一;後來做過省財政廳長,任內發行愛國獎券並創設沿用至今的統一發票制度,不幸已於1975年往生。我母親出版過《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等傳記,年長的一輩對他們的故事都略知二三。

我母親的外婆住在上海,因為父親早逝,她與兩個姊姊從小就跟著母親從南京移居上海,經歷過日本人進攻上海的驚恐,走在路上也常被日本兵刁難,後來又聽說南京大屠殺的慘劇。只要說起日本人,我母親與阿姨無不咬牙切齒說:「沒有人性!」前幾年傳出日本想竄改侵華歷史,報章雜誌大加批判,母親又在我與仁喜面前大大數落了一番日本人。事後我打電話給她:「媽媽大人,您說得都對,但別忘了,我的公公可是半個日本人喲!」她才突然想起,連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忘了!」

我平時很少看電視,每次去母親家一定會看到幾位固定的電視名嘴侃侃而談,好像他們是她家的常客。那時我就會想起公公家的NHK畫面。

我母親與我公公年齡相仿,不同的成長背景養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1985年我與仁喜結婚時,對於雙方習俗與禮數的不同煞費周章。我倆最後協議:你處理你那邊,我打理我這邊。

我公公曾告訴我姚家從福建移民到台灣的故事,充滿了轉折和啟示。尤其是族譜的家訓:「善為傳家之寶,深信因果報應,力行布施忍辱。」更讓我了解他那平凡的家庭,為什麼能教養出有禮貌又有創意的兒女。我母親常對人誇獎仁喜這個台灣女婿善良又孝順,也常告誡我這「花頭多」的媳婦不要嚇壞了人家。這麼多年來,我與仁喜秉持著「他不嫌我油膩,我不嫌他清淡」的生活哲學,彼此尊重和包容。在團圓飯的餐桌上,台灣式筍乾燒肉微酸,上海式筍乾燒肉微甜,各有特色。同樣是米做的台灣年糕與紅豆鬆糕,都有著過年吉祥的味道。南京小糰子與日本麻薯並列一盤,也一樣的受歡迎。我同時觀察到,下一代因為沒有文化包袱,幾乎是全盤通吃,收穫最多!

這頓團圓飯我決定做佛跳牆,也有著相互包容的象徵意涵。

佛跳牆的由來有不同傳說,食材也因人而異,我是以魚翅、鮑魚、刺參、魚肚等海產為主軸,配以雞、羊肘、豬蹄尖兒、鴿蛋、冬筍、火腿、香菇、豬肚、干貝等等。這些食材都需預先分別處理,或發或泡,或蒸或煮或炸,過程極為繁瑣,目的是要去其腥濁油膩之氣。然後放入陶甕加上骨頭湯,密封後置於更大的鍋中以小火悶蒸六個多小時,讓味道相互融合。整個製作過程前後三天,呈現出來的是既厚重又清淡,美味難以筆墨形容。

整個餐會說說笑笑,孩子們還表演節目助興。最後,每個人單獨的指著家族樹上那片自己的葉片照相留念。我因為忙於上菜,等親人走後才坐在那棵樹前好好的吃一碗佛跳牆。

那時突然覺得,我們的家族很像一鍋佛跳牆,成員各有獨特的才華,聚在一起時,卻是這般的濃郁芳香,而又清淡有味。

【2009/01/24 聯合報】@ http://udn.com/

22 January 2009

身邊事.天下事》為什麼音樂家不吸菸

【聯合報╱焦元溥】 2009.01.23 02:24 am

鋼琴名家波里尼愛彈安可曲,而且他乾脆直接,絕不進進出出,一彈就是三、四首。但我後來才知道,音樂會一完他總得立刻衝到室外抽菸,行動完全被菸癮控制。之所以那麼爽快,大概也是為了要快去抽菸……

我們跟隨妳,菸草女郎……
你看她們!媚影豔姿,皓齒盡頭香菸輕含……
我們眼光隨著煙波流轉,
望那菸香輕霧,直上雲霄!

當新版菸害防制法實施後,雖然歌劇舞台上仍能照演《卡門》的菸草工廠大合唱,但如此煙霧迷漫的景象大概已成歷史陳蹟,歌手也可不必再為藝術犧牲了。

因菸害而死的音樂家不在少數

許多人認為香菸是靈感來源,是現實生活中相伴左右的繆思,因此藝術家抽菸似乎理所當然。其他藝術家如何我並不清楚,但就我所訪問以及接觸過的古典音樂家而言,情況倒不是那麼一回事。

音樂家都需要靈感,古典音樂家甚至特別需要靈感。畢竟論藝術表現性質,爵士音樂家可能希望自己的即興演出宛如巧心設計的樂譜,古典音樂家卻必須在千百次琢磨練習後,在相同作品中永遠提出新穎感受,視每一次演奏猶如首演。若香菸真能有效激發靈感,古典音樂家應該多數是癮君子。為何事實和想像差距如此之大?或許,現今音樂家都還記得諸多前輩大師被肺癌與肺病折磨的淒涼晚景,一旦清楚吸菸害己害人,自然不願重蹈覆轍。

光是菸盒警語就已經足夠,吸菸之害自然不必我再多說。音樂家中因菸害而死的不在少數,而其中最悲慘的例子,大概非第二維也納樂派巨擘魏本(Anton Webern)莫屬。二次戰後奧地利被盟軍占領,一晚魏本欲抽雪茄,卻不願影響熟睡中的孫兒。當他悄悄走出屋外,星火一點,駐守美軍竟以為那是敵人埋伏,對準火光就是一槍……一代大師因抽菸而死並不稀奇,可嘆的是尼古丁竟不是抽菸所能招來的最大危害。

鋼琴大師齊瑪曼 反菸最不遺餘力

我不抽菸,自然也不知道戒菸究竟有多困難痛苦。不過做為一位公民,我絕對支持菸害防制法,因為人之所以還願忍受二手菸,往往出於權力不對等下的無奈,有菸害防制法都不見得能保障。別說什麼公司、軍隊、學校,長官下屬與老師學生等等權力關係,光是我訪問音樂家,受訪者若想抽菸,我又哪能拒絕?拙著《遊藝黑白》受訪者中有多少人抽菸,我花了多少時間訪問,也就陪吸了多少二手菸。有些鋼琴家自豪只吸「膽小菸」,謂煙氣並不進入體內,對健康危害不大。這似乎有點道理──但說著說著,他們口中煙氣便迎面撲來,這天下難道也有不往別人肺裡鑽的「膽小二手菸」嗎?

音樂家中反菸最不遺餘力者,大概是鋼琴大師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對他而言,抽菸本身事小,社會責任事大。身為知名藝術家,他不但不抽菸以身作則,更努力勸說戒菸禁菸。為了寫這篇短文,我發簡訊請教他的意見,怎知回訊竟鋪天蓋地而來──前後四十三面手機簡訊,斷斷續續發至半夜三點。其引述論證之嚴肅認真,讀得我正襟危坐,甚至還得沐浴更衣。對他而言,吸菸可以是個人選擇,但為何人們願意葬送自己的健康以求吞雲吐霧?他追究譴責的是將抽菸包裝成正面形象的商業動機,以及讓無知孩童接受錯誤資訊藉以謀利的敗德劣行。甚至,他沉痛地為亞洲人抱不平:「我記得很清楚,在柯林頓政府通過菸害賠償後,有次Philip Morris香菸公司的發言人上電視接受訪問,竟說:『既然美國處處禁菸,那麼我們就到亞洲去賣。那裡人口更多,我們讓更多的亞洲人吸菸,錢自然賺得回來!』豈有此理!難道亞洲人命比較賤嗎?為什麼大家不抗議!」

齊瑪曼點出血淋淋的事實,那就是美國政府虛偽的兩面作為。舉例而言,美國主要菸草公司於1997年和四十州達成協議,在未來二十五年內需分批賠償共三千一百億美元。但美國國內因禁菸而市場萎縮,這三千一百億當然得來自海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菸商被迫轉移生產線,眼光立即看到亞洲,在印尼開設大型菸草工廠。他們以大量廣告在亞洲培養吸菸人口,更透過時尚包裝、限量珍藏、發送試用包等方法擴大購買群,甚至專攻年輕人和女性市場,和當年在歐美的行銷方式如出一轍。於是美國國內禁菸,政府獲得鉅額賠償,其菸草大廠在國外拓展業務,繼續賺得暴利。當年菸草傳入歐洲,先當作效果新奇的靈藥仙丹,後成為生活調劑之感官享受。自藥草至消遣,從醫用到商品,五百年來演變至今,菸草現在卻被視為危害人類的毒物,在許多國家宛如社會公敵。做為一種植物,它已經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罪過,但真正的罪魁禍首卻仍在逍遙賺錢,現在更靠全球化剝削逐利,這怎能不讓有志之士氣憤?

人不如貓的音樂家

當然抽菸的音樂家還是不少。或許因為生活緊張,旅途勞頓,再加上旁人總寵藝術家,這菸也就戒不掉了。但也因如此,許多音樂家菸癮奇大,一過六十,不但身體迅速衰退,更成為香菸的奴隸。鋼琴名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愛彈安可曲,而且他乾脆直接,絕不進進出出,一彈就是三、四首。但我後來才知道,音樂會一完他總得立刻衝到室外抽菸,行動完全被菸癮控制。之所以那麼爽快,大概也是為了要快去抽菸。我不能斷言他這五年來的急速老化就是菸害所致,但《遊藝黑白》中有位受訪者,卻真是我所見過最可憐的菸奴:不過九十分鐘的訪問,我親眼見她竟抽了將近一包菸,菸癮之大令人瞠目結舌。香菸完全毀了她的聲音,身體也狀況百出。每次聽到其他鋼琴家談論到她的健康,我都百感交集。她是那麼溫暖熱情的藝術家,若不是這樣不正常的生活,以她的才華和容貌,她絕對不會只有今天的成就呀!

只是戒菸雖然好處多多,我卻不會像齊瑪曼般苦心勸人戒菸,一來往往自討苦吃──我就不敢勸這些音樂家朋友戒菸,反正能勸的大概也都勸了。我沒有齊瑪曼的崇高地位,再說就是白目。二是戒菸並不如大家所想的百益而無害,有時還會出乎意料地傷人。一位音樂家就曾向我抱怨,她和先生所養的老貓辭世後,丈夫欲豢新貓,她以此大發牢騷:「這麼多年來,我們母女四人無時不在忍受你的二手菸,如今倒也習慣成自然,根本不敢奢想你會戒菸。但你看看咪咪!咪咪是怎麼死的?難道這和二手菸一點關係都沒有嗎?你現在要養新貓,也是想讓另一個咪咪吸菸吸死嗎?」

原本只是隨口教訓,怎料她家死鬼就此醒悟,歡喜抱了新貓回家後,三十年的菸癮說戒就戒,再也沒動過一根香菸。藉機出氣,卻落得人不如貓。母女相對無言,那二手菸竟也清新了起來──唉,這種莫名其妙的怪事,大概也只有音樂家才會遇到吧!

【2009/01/23 聯合報】

20 January 2009

象徵與中國風俗 (上)

歷史月刊 2009/01/17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


【文/黃良瑩】

中國象徵文化的傳統古老而神秘,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緊密結合,在漫長悠久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滲透到各個領域之中。其中的象徵涵義飽含原始思維的樸實,以天人合一的哲理為核心、吸收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並反映神話傳說中的內容和精神。這種象徵文化的傳統,根植於中國的精耕農業文化,因為人們需要從天地與自然界求生存,向來就將自己視為宇宙世界的一份子,因而對天地由衷地崇拜尊敬。中國人認為天和人之間有一種神秘的互相倚賴、模仿和感應的關係,所以人應仿效天的結構,類比天的運行,遵循天的規則,那麼就可以獲得思想與行為的合理性。

從這樣一個天、地、人預設的立場來體驗與類推世間的一切現象,思維方式自然與西方科學思維的重邏輯或推理不同,展現出來的思維模式經常是化約、多用譬喻、或象徵與暗示的。從漢字象形文字的基本格局(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可以理解中國人的這種思考方式。象形文字中有些字如日月木山魚等非常形象,可以看圖識字直接瞭解字意,而有些字則需要揣摩推測,如木指樹,而木在日中,太陽從東方升起,就是東,或日是太陽,如果落入草中,那麼就是暮。這種倚賴字型而不倚賴聲音的文字特性,以及望文生義的詮釋和理解方式,透露出中國人象徵思維的模式。

由於人們象徵思維的模式,對客觀自然的事情常會以人自身作類比來認識與理解。這種思想觀念的發展,使人感覺到一種事理或情感時,傾向於用各種具體事物來比擬,常常採取民間約定俗成事物,來表達對事理情感的反映強度。例如在實行科舉制度的時代,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是人們升官晉爵的重要門檻,其中狀元、榜眼、探花是最有吸引力的三種頭銜,它們成了許多讀書人終身奮鬥的理想與目標,因此就產生了類比的象徵事物,以激勵參加考試的莘莘學子。又清代廣東盛行吃及第粥,稱粥內所用肉丸為狀元,豬肝為榜眼,豬粉腸為探花;而福建中秋節吃月餅,每份月餅中,最大的一個叫狀元,其次的兩個叫榜眼、探花,4個再小一點的稱會元,8個更小一點的稱進士,16個最小的稱秀才。同時,不少地方也流行狀元餅和狀元糕等象徵功名的吉祥食物,鼓勵讀書人登科及第。

中國風俗與象徵的關係是緊密的,反映著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面貌,其中積累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倫理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是一種有生命的文化心理素質的共同體現。由於中國民族的多元性,並分布居住在不同的區域,而各地的自然環境又多樣,同一種風俗在不同的地方,往往呈現不同的風貌。這些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國風俗,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生機的一面,而多數呈現在民間的信仰、歲時的節令、人生的禮儀、還有勞動娛樂與日常生活中,它們隨著時代的腳步起舞,內容不斷地更新與調整,以適應人們廣泛的需求。其中祈福納吉、避災驅邪的生存觀和子孫繁衍的生殖觀是主要的題材,從古到今貫穿著整個悠久的歷史長廊。

祈福納吉生存觀的象徵

中國人祈福納吉的生存觀十分強烈,其根源當始於原始社會時期,而且經久不衰,並且深入到現今的生活中。正如前文所述,受到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古人認為人和天一定要和睦相處,人要尊重和效法天,方能得到上天的庇佑,享有幸福的日子。於是人們用化約了的數字概念來表示天的自然法則,希望藉此能符合奉天承運、順天行事,求得幸福的人生理想。比如數字中的「一」被理解為絕對、中心、唯一、神聖的概念;其次是二,二即陰陽,它被比擬成日月、天地、上下,或進一步引申為冷暖、溼燥、貴賤等觀念。在反映陰陽觀念的生活習俗,最明顯的例子為結婚要選一個雙數的好日子,送禮要送雙數等。再其次是五,象徵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金木水火土」,人們普遍相信五行可以歸納整理宇宙間的一切,它使宇宙整齊有序,而有條不紊是符合宇宙法則和人類理性的。這種陰陽和五行的思想,後來結合在一起,就成了古代中國人認識世界的宇宙觀;之後數的象徵發展更加多樣,像八方(或八卦、八風),九宮、十二辰(或者十二月)、二十八宿等,而且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字中以九為最大,所以清代北京城設九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城門),皇宮建築多蘊涵數字九,皇宮三大殿高度均為9丈9尺,角樓結構為9梁18柱,宮門「九路釘」,橫9排豎9排,共81顆釘,宮殿台階為9的倍數,皇宮佛堂的佛重81斤和72斤,這些都是以9或9的倍數來象徵至高至尊的涵義。

除了對數目字的主觀認知外,中國人對顏色的理解也是採取象徵的思維方式,而非客觀的事實屬性。紅色象徵生命力,遠古人認為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血液的紅色象徵生命力。屍體和墓室塗抹紅色表示希望死後復生和生命延續。在五行觀念盛行後,紅色為南方的炎帝與祝融的象徵,為五色之首,同時是貴族的用色,所以有朱輪、朱戶、朱門、朱邸的稱呼。明代四品以上高官品服皆為紅色。明清以後,貴族和平民皆喜歡用紅色象徵喜慶。現在中國民俗以紅色為一切吉慶的象徵,在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其間,張貼紅色的春聯和福字,掛大紅燈籠;在商業慶典活動中,比如奠基、落成、開業、剪綵、等場合,人們也用大紅綢緞做成紅花、表示喜慶。漢語中很多表示喜慶的詞語也自然而然地染上紅色,如紅白喜事、紅娘、紅雙喜、紅包、紅榜。中國民間剪紙術最能體現風俗與象徵之間的密切聯繫,如俗語「姑娘就是一朵花」,在民間剪紙藝術創作中,就直接用花裝飾在姑娘的臉部。而花是漂亮美麗的,凡是表現內容是漂亮、美好的,便會剪上一朵或多朵鮮花來做象徵。房子蓋得漂亮,房子上就剪一朵花;衣服漂亮,衣服上就剪一朵花;傢俱器皿漂亮,同樣剪上花。民間剪紙藝術的題材豐富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中可以看到傳統的吉祥、富貴內容,看到有趣的動物、植物,看到歷史傳說中的英雄好漢,看到戲曲和神話故事。而這些剪紙造型多數呈現一種規律的程式,採用象徵符號來作為創作的基本元素。物象和物象的某些特定組合,傳遞著人們的精神理想與願望。抓髻娃娃,是陝北民間剪紙中最古老、最常見、樣式最多的一種造型。抓髻娃娃頭上頂著兩隻雞,肩上、肘上、膝上各有兩隻雞,手上抓著兩隻雞,公雞黎明報曉,黎明到來鬼避妖散、生命復甦,充滿生命的象徵。公雞還是男性的象徵,抓髻娃娃頭上頂的抓髻形狀表示了男性生殖器,髻又是雞的諧音。

婚禮時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周禮》詳盡記述和記錄了周朝時期婚禮過程及相關的各種禮儀事項,《東京夢華錄》亦對北宋時期的婚慶禮儀進行了較全面的記載。各地的地方誌的民俗條目中,對當地婚禮習俗進行了記錄。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記載,和當今流行的婚禮儀式大同小異。其中象徵著喜慶的剪紙習俗,一直作為人們婚禮的見證人,即使今日穿婚紗西服的婚禮中,民間剪紙照樣扮演者這一角色。今日婚禮使用的剪紙雖然沒有「扣碗」、「坐張娃娃」、「金雞探蓮花」之類原生態花樣,但是像「喜鵲鬧海」、「龍鳳呈祥」、「鯉魚臥蓮」、「鴛鴦戲水」、「蝶戀花」等剪紙花樣仍是新娘新郎喜歡的。用這些花樣蓋在嫁妝、禮品裝飾布置新婚洞房。民間剪紙「喜花」美化婚禮的現場環境,為婚禮營造出熱烈、祥和、歡樂、喜氣的氣氛,標誌著新家庭的開始,新人對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們的生活追求,周代《詩經‧小雅‧天保》曰:「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罔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後來在工藝美術裝飾題材中的「三多九如」,即多福多壽多男子的典故就原出於此。《莊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人的生命由出生、成長到衰亡是自然規律決定的,但人們總希望活得更健康、更長久一些,尤其是那些權位財富高於一般人的統治階級,更希望生命能無限度地延長。《古樂府詩‧長歌行》:「髮白復更黑,延年壽命長」,這是常人一般的希望。秦始皇一統天下,就在印璽和宮殿瓦當上飾以「受命於天,既壽永康」的文字。漢代有「益延壽」、「鼎湖延壽宮」等銘瓦,王莽時有「延年萬歲與天長久」等紫銘瓦。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刺繡品有長壽繡之名稱。新疆樓蘭古城東高臺地出土漢代織錦,上有「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銘文,蒙古國諾因烏拉匈奴王族墓群則發現「新神靈廣成壽萬年」銘文織錦。明清時期,以祝頌長壽為主題紋樣的織繡品極為常見,除了常用靈芝、綬帶鳥、仙鶴、仙鹿、仙桃、菊花等寓意長壽意義的題材組合成吉祥紋樣外,還直接將壽字組合到吉祥圖案中,到清朝末年,更把壽字作為獨立的裝飾,且成為風尚。

古代的生活條件和醫療設備不如現在,能活到不惑之年,已屬難得,子女們慶倖自己的雙親能長壽,都會有場熱鬧的祝賀活動。其中壽禮是必備的事物,諸如壽帳、壽聯、壽畫、壽桃、壽麵、壽糕、壽酒,這些東西大都有吉祥的寓意。送壽桃是民間普遍的祝壽形式,因為壽桃自古以來就是長壽的象徵。壽桃是按來人的壽齡來送的,1歲1個,若老人80歲,則送82個壽桃,天地各1個,人不論活到是麼時候都要由天地來保佑,以感謝天地的恩惠。壽糕也是祝壽必備的佳品,取其「壽高」的諧音。壽糕上還裝飾各種吉祥圖案話祝辭,如「富貴牡丹」、「五福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既能增加視覺的美觀,又寓意著吉祥,表達祝賀者的心願,起到祈壽降祥的效果。取諧音方式的例子亦有如貓和蝴蝶與耄耋諧音,而被作為象徵長壽的吉祥物。貓與蝴蝶、牡丹的組合,象徵耄耋富貴;瓜與蝴蝶的組合象徵瓜瓞綿綿;壽石配合菊花、蝴蝶和貓的組合象徵壽居耄耋。這些都鮮活地展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與珍惜,質樸地祈福生活的美滿。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52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240&f_ART_ID=170737

延伸閱讀:

象徵與中國風俗 (下)

18 January 2009

文官改革 (1) 一段談話

文官改革在台灣已經吶喊了很多年,但是台灣的文官下一步該何去何從,每當教授問我時,我真的回答不出來。不過有一點是很明確的,我國文官最近期的一次動盪,就是民主化。在民主化開始之後,文官在政府中扮演的角色,開始了微妙的變化。

我喜歡引述中國的論語來描述我國文官的系統,因為在這裡面,闡述了許多儒家對於政府的理想,還有儒家對於君臣之間應該有的互動的闡述。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之一是下面這句: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我們再看最近一段,我們總統對於文官的喊話,元旦講話。很有趣的是,文官總共出現在兩段中,第一次是關於文官體制的改革還有行政組織改造,但是有趣的是在不久後出現的第二段:


在全民咬緊牙關對抗經濟衰退的時刻,英九每想到失去工作的勞工,生計困難的家庭,年關難過的企業,就無法安心英九在此特別要向全體公務員講幾句話,首先感謝大家一年的辛勞,不過公務員工作比較有保障,相對不受景氣的影響,此刻更須體會這一段時間人民的痛苦,發揮主動積極的精神,走出辦公室,到民間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依法行政」不能作為保守卸責的藉口,只要是法所不禁,公務員應該積極為民興利,為民造福。既有程序如果緩不濟急,就應該跳出窠臼,不容墨守陳規、抱殘守缺。從中央到地方,每一位公務員都要有像觀世音菩薩那種「聞聲救苦」的慈悲心,隨時思考如何幫助人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一定要記住,對人民的幫助如果不能及時,就等於沒有幫助。


這段談話中,反映了我國公務員特殊的地位。"為民興利,為民造福"? 感覺不太像是政治人物對於公務人員會講的話,而像是古代皇帝在朝廷中對文武百官講的話。

這是我國文官固有的特色,也是我國文官改革不能輕易採用西方的改革方式的主要原因。


延伸閱讀:

文官改革 (2) 公務人員中立

文官改革 (3) 立院三讀 公務人員應嚴守行政中立

英國公務員的多樣性 - 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

17 January 2009

【葡萄牙】Porto (2) 從機場到市中心

粉紅色的企鵝

這就是我對葡萄牙的第一印象,還蠻好笑的。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他們弄了一個那麼大的企鵝廣告。我印象中這旁邊還有很滑稽的廣告台詞,可惜我照片沒有照到,現在想也想不起來了。

第二印象是什麼? 就是小時後台灣超紅的葡式蛋塔! (英文叫做 Portuguese-style Egg Tart,葡萄牙文叫做 Pastel de nata)

不過在機場吃的沒有在 Porto 市中心來的好吃,市中心的真的是味美餡多料實在。可是這一個沒有想像中的便宜,絕對不是台幣二三十的價錢,而是六七十以上。


在機場吃的蛋塔




從機場到市中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搭乘*很高級*的地鐵系統 (Metro),從機場經營地鐵的景象來看,葡萄牙是真的很用心要促銷觀光。

在機場可以購買搭乘Porto所有交通工具的卡,只是這不是有包含去博物館有折價的Porto Card,而是很單純的交通卡,Porto Card必須在市中心的旅客服務中心購買。不過有兩點經驗分享:

1)用到的機會很少,也可以很多,在關鍵的時候你都有機會用的到。 Porto是個上下坡很多的城市,也沒有想像中的小,蠻累的,可以衡量一下。

2)地鐵不是像台灣或是英國有閘口,是上車前去逼感應器的; 意思就是,這中間是有漏洞的。不過請當個良好的觀光客,做好國民外交,不要和這幾歐元過不去,到時候被查票員抓到,會虧更大。


機場地鐵售票機 - 有英文


上地鐵前要逼的感應器






地鐵站所在的是紫線(E),到達市中心的時間約略是20-30分鐘左右。在坐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不少葡萄牙人,儘管他們和西班牙人種族上和地理上都相當的接近,不過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國家。

兩個國家的民主化的時間差不多,都約略是1970年代左右開始,但是進程卻很不一樣。西班牙很慶幸的有一個相當開明有遠見的君主接手,並且逐步推動民主化,而葡萄牙則是有軍官組成的行動抵抗政府的極權統治,發動了知名的康乃馨革命。民主化後的葡萄牙,和歐盟以及歐元的關係相當緊密,可以說是歐盟和歐元系統創造的另外一個奇蹟。

相對於西班牙人的熱情,葡萄牙人顯的收斂許多。街道整理的比較整齊,也比較乾淨,治安也較好。但是同西班牙人一樣,普遍的人英文都不太好,所以要在這邊自助旅行可能需要在之前多做點功課。


Porto Metro 內觀

Porto 市中心充斥著許多驚喜。尤其是當地古色古香的建築,都讓我想起台灣傳統的建築,有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

作為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沒有想像中的喧鬧和吵雜,相對來說反而是異常的安靜。可能我期待的是西班牙式的熱情,也有可能我在英國呆太久,對於城市的定義就是人多,吵雜,擁擠混亂(還常癱瘓)的交通系統,還有逛不完的商店 (狹隘的 Anglo-Saxon 觀點)。

但是多去了幾個歐洲大陸的城市以後,發現並不盡然是這樣的。


Porto 市中心




整個 Porto 歷史悠久的市中心都是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到了以後我才明白是什麼緣故。

市中心的建築顯見在二次世界大中,這裡沒有什麼破壞,也沒有見到高樓大廈和現代 化建築的反撲,只有在少數的地方才有現代化國家的痕跡,像是高速便捷的 Tram 還有乾淨高效率的機場,不過這些都巧妙的躲藏在其中。

創意是……

【聯合報╱王偉忠】 2009.01.17 03:15 am

能在這塊土地上,隨著人民呼吸、跟著脈搏跳動、反映世代變遷的節目,就能在歲月當中找到位子。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到這節目,都會想起那年的時空背景、土地上的氣味、象徵的時代意義……

創意一定與創作者的生長環境有關

每天,台灣有一百多個電視頻道,二十四小時播出節目,一年下來可以播出高達八十七萬個小時的內容。

任何電視節目都會隨著時間過去,但有些節目,就是能在時間的滾滾浪濤中留下記號,在觀眾腦海留下記憶。

這些節目往往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也不是隨便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種文化都能做出來的。若任誰都能做出來,就代表少了些特色,很難具有代表性。

能在這塊土地上,隨著人民呼吸、跟著脈搏跳動、反映世代變遷的節目,就能在歲月當中找到位子。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到這節目,都會想起那年的時空背景、土地上的氣味、象徵的時代意義,具體而微的提醒觀眾,過去那個時代確實曾經活生生的存在。

創意,一定與創作者的生長環境、天分以及所學有關。

像我生長於台灣南部嘉義眷村,從小在大江南北的各色方言、濃烈人情味中長大,因此對於人情世故、語言、語氣、敘事方式、人際關係以及臉部表情特別敏感。

而愛看漫畫、愛畫漫畫,很早就習慣用漫畫的方式思考,把嚴肅的事情卡通化,則是從孩童時期就保有的習慣,至今依然如此。

大學時考上新聞學系,這段學習經歷接觸到新聞時事、政治局面以及社會脈動是如何交織互動,在電視台打工之後,自然進入綜藝節目的製作團隊,可我想做的不只綜藝,1982年多了些經驗、擔任執行製作之後,就想把新聞時事結合綜藝,推出不一樣的電視節目。

這些養分所製造出來的第一個作品是,凌峰主持的《電視街》當中的「新聞後遺症」單元,接下來不同時期都依照著這脈絡前進。《連環泡》中推出「老鄧的小耳朵」、「七點新聞」、「中國小姐」等等單元,都企圖讓綜藝節目與時事互動,用模仿的方式,幽默的針砭政治人物、臧否政治事件,政治與新聞都成了可以融入綜藝節目的元素,讓綜藝節目不只是唱歌跳舞玩遊戲。

1993年擔任TVBS副總經理期間,推出了李濤主持的第一個現場叩應節目《2100全民開講》,等離開電視台管理階層時,台灣的電視環境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的叩應節目,甚至因立場不同的節目各擁其主,讓政客利用機會製造族群對立,也讓節目成為眾人眼中的「社會亂源」。

開始「亂講」的年代

解嚴後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常讓我這個綜藝製作人覺得精采,因而在阿扁擔任第一屆總統之後,2002年製作《2100全民亂講》,故意跟《2100全民開講》同時段、同樣現場播出,開始「亂講」的年代。

在《全民亂講》之前,也曾有政治模仿秀,但都以固定腳本搭配演員演出,但《全民亂講》讓演員扮演的政治人物與真實的叩應觀眾互動,在真真假假當中製造出了漫天笑料,演員模仿的角色反而要比真實人物擁有更大的發言空間,可以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如政客還有諸多顧忌。

這節目真如表面所顯示,只由演員模仿政治人物,就足以吸引觀眾嗎?

如果真這麼容易,依照台灣媒體的模仿特性,理應出現「模仿(動詞)模仿(名詞)」之作,但類似的節目卻始終沒能出現,甚至世界各地的媒體,包括美國、日本、法國、香港,以及對岸的平面媒體、電子媒體都來到台灣採訪這全球少見的模仿節目,他們的報導之後都會說,「這種節目在我們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的!」

理由很簡單,巧婦難尋,也無米可炊。美國有不少脫口秀節目以模仿政治人物為樂,但這些節目所邀請的模仿高手都只能模仿一個角色,甚至一輩子就以模仿這個人物維生,像專門飾演柯林頓的、專門飾演雷根的,其中只有飾演布希總統的演員可以一人分飾二角,因為布希總統與小布希總統長得實在太像了。

甚至日本NHK、朝日電視台記者來採訪,看到模仿當時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覺得不可思議的神似。

而全民系列的《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以一集就要出動二十多個模仿角色、一周播出五天、每天播出一小時的規模來做政治模仿秀,光在模仿藝人的培養上就已經太過困難,而且還需要天天都說不同的內容、演出不同的單元,難上加難。

有些事情靠技術,很多事情靠魔術

有些事情靠技術,但很多事情靠魔術。《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除了有演員與技術團隊瞬間變身的技術,也仰賴幕後團隊的魔術。

創意由兩種元素組成,一是內容、一是表現方式。

內容說什麼?什麼都可以,只要能與社會互動。

《全民亂講》以政治為主體,到了後期發現光談政治、光模仿政治,會讓節目太剛硬,所以轉型成為融入社會新聞、生活大小事的《全民大悶鍋》,擴大涵蓋範圍。接著藍綠鬥爭白熱化,但黨派利益不應該凌駕全民利益,所以三度轉型成為《全民最大黨》,讓節目也就成為一個意見平台,每天說些意見、譏諷或嘲弄當天最需要評論的事件。

表現方式上則可以天馬行空、海闊天空的表演。

目前《全民最大黨》已經成為有機體,製作團隊會追蹤新聞事件,演員自己也會關心扮演角色所面臨的新聞事件。全體工作人員都熟悉節目的運作方式之後,節目成為有機體,會自行衍生與發展,連觀眾也都參與其中,用收看、網路傳播、網友討論等等方式來參與節目,給予節目新的刺激與反應。

即使如此,不管我身在世界哪個角落,每天還是會盯著節目、檢視當日討論的題目,看看這些是否逾越了節目創立的宗旨。

這把尺今天依舊存在。

創意就像一碗牛肉麵

相信沒有人想做不好看的節目、沒有人要發想無人欣賞的創意,但創意真的很微妙,稍微高、低、左、右調整之後,就會變成另一種樣子,可能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而很受歡迎、可能被嗤之以鼻,但最可憐的是無人聞問。

創意就像一碗牛肉麵,會因為主廚的人生背景、天分,以及所學師承而做出不同口味的麵,要持續以創意為業,很好玩,但極度辛苦。幸好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靠賣牛肉麵維生,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做創意工作。

想把創意當作興趣,那處處是機會,生活就是發揮創意最好的舞台。

但如果你想以創意為工作,請記得創意需要執行,任何做不出來的創意只是排泄物,不會變成另一碗牛肉麵。

(王偉忠《這些創意不是亂講──王偉忠團隊的13堂獨門創意課》近日將由天下文化出版。)

【2009/01/17 聯合報】@ http://udn.com/

13 January 2009

【葡萄牙】Porto (1) 啟程

最後一分鐘趕上了飛機

我必須說,Porto應該是我聖誕節出去玩的地方中,最令我喜愛的地方!真的很令人好奇,為什麼在大家想去的歐洲國家討論中,葡萄牙真的鮮少被人提及過。就連我這次去葡萄牙,也是誤打誤撞的。

Porto真的是不容錯過的一個好地方!除了食物很好吃以外,我對於當地有特色的建築物,曬衣和爬上爬下的聖誕老公公的景象,真的是愛不釋手。


ITINERARY/RECEIPT - All times are local.

GOING OUT

From London Stansted (STN) to Porto (OPO)
Mon, 15Dec08 Flight FR8345 Depart STN at 12:00 and arrive OPO at 14:20

COMING BACK

From Porto (OPO) to London Stansted (STN)
Tue, 16Dec08 Flight FR8348 Depart OPO at 21:15 and arrive STN at 23:35


出發的當天其實還蠻趕的,因為我欠了學校圖書館錢還沒有還,外加我請學校圖書館幫我從大英圖書館調了幾本比較特別的書,我都必須趕在出國前解決。否則我回來圖書館都開始聖誕節假期,關到一月份才會開啟。

十二點的飛機,我得把行李背著趕在圖書館一開門時,就進去解決這些問題。想不到,從大英圖書館調來的書異常的厚重,一本都將近六百頁。沒辦法,只好咬著牙丟到背包裡背去葡萄牙了。

九點四十,我才趕上前往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的公車,恰巧又遇到塞車。從學校到那邊路途本來就遙遠,這一塞,想不到比平常的路程多了快二十分鐘。

到了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挑戰才開始,前往 Stansted Airport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火車時間總共是五十分鐘,恰好有一班要駛離的火車,很匆忙的跳上,但還是很擔心到了機場現場排隊會非常的長。

令人相當意外的,到了機場現場,想不到Ryanair check-in櫃檯一個都沒有開,都是要用機器自己check-in。更令人意外的是,只要輸入confirmation number,登機證就印出來了,也沒有要求別的。一堆安全漏洞,而這些安全漏洞一直延伸到登機時,檢查的人員也沒有要求看我的申根簽證。真是令人詫異。

不過幸好,在我沿路的奔跑(邊背著兩本六百頁的書)下,我在最後一分鐘趕上了飛機。上飛機的時候身上一毛歐元都沒有,不過幸好我知道在葡萄牙等我的人會有很多歐元,所以我也不必想太多,至少我有趕上飛機。


11 January 2009

那個年代 回憶早期糖廠生活

【聯合報╱沈正堅】 2009.01.12 02:30 am

碧海泱泱,現出平濤沃壤,蔗田千萬甲,處處削苗忙;盡人力,加生產,但願甘蔗年年早登場,萬戶喜洋洋!煙突巍巍,機聲軋軋,日夜加工忙,爭取環球好市場;盡人力,加生產,要為國家民族增富強,增富強!

曾經有好幾年,每天早上都會聽到擴音器播放的〈台糖進行曲〉,從我家後院便能見到〈進行曲〉裡提到的煙囪,記憶裡那煙囪比檳榔樹還高出很多;每年秋冬開工時期,煙囪噴出的煤灰會落到晾曬在院子裡的衣服上,我卻不曾抱怨,因為那煙囪正是糖廠的地標,而我是台糖子弟。

屏東糖廠曾是遠東最大糖廠

製糖曾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政府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外匯都靠外銷砂糖賺來,台糖公司在早期台灣經濟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由於蔗糖外銷賺錢,員工福利好,糖廠裡設施齊備,環境優美。

民國47年,正是台糖鼎盛時期,由於家父家母均服務於屏東糖廠,我和弟妹們也就在糖廠成長、就學;回想起在糖廠度過的快樂童年,即使如今已年近花甲,仍如當年吃砂糖般津甜。

屏東糖廠當時不但規模在台糖居首,也號稱遠東最大的糖廠。除了製糖工廠外,糖廠還設有與工廠相鄰的宿舍,自成一個社區。每天早上上班前,〈台糖進行曲〉透過喇叭播送到廠區每個角落,拉開一天生活的序幕。

糖廠職工宿舍都是日式黑瓦屋頂木造結構平房,多為連棟,五家一棟,也有雙拼或獨棟木造日式宿舍,大小雖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仿。不論連棟或雙拼、獨棟,各家都是獨門獨院,家家戶戶也都有前後院,前後院多以竹片圍籬或裂瓣扶桑為樹籬。

每次回家,我要行經前院、踏上台階才進入玄關,玄關後的客廳及餐廳、廁所、後廊均為高架懸空木質地板,臥房則為榻榻米。房間以方格拉門或紙門隔間,還記得紙門隔出的壁櫥,裡面既是捉迷藏的躲藏處也是儲藏室,晚上就寢時自壁櫥中取出棉被、墊被、枕頭、蚊帳,五個小孩就鋪陳在約五坪大小的榻榻米上。睡覺前不免在榻榻米上打鬧翻滾一番,躺在榻榻米上聽爸媽講故事,或收聽中廣電台的廣播劇,周六則收聽丁炳燧先生所主持的猜謎晚會,當時收聽廣播就是最大的娛樂。

廚房與浴室為屋內僅有的磚砌水泥地。早期廚房為燒炭的爐灶,後來改為燒煤球的煤球爐。圓柱型的煤球,由煤渣混黏土壓製而成,由糖廠福利機構自製,通常以三輪板車送到家,堆放在柴房。一顆煤球火力正適合燒煮一頓飯,每天晚飯後,媽媽將下層已燃盡的煤球以鐵夾夾出,將上層即將燃盡的煤球置於下層引火,上層再置一新煤球,並將下方風口關閉,爐上置一水壺,以煤球餘溫燒水。次晨打開風口,新煤球很快燃起,母親便趕做早餐與中午的便當。

台糖代用國民學校

不但廠區自成社區,由於糖廠職工眾多,又正值遷台後的嬰兒潮,子女教育成為各廠製糖任務外的重要工作,各糖廠更自設子弟小學,名為台糖代用國民學校。糖廠子弟小學土地、校舍、維修經費都由各糖廠自行提供,師資也比照糖廠職工聘任支薪,待遇較一般地方教師為優渥。台糖國小老師與學生都是廠區鄰居,老師與家長又是同事,學校與家庭關係密切,更像一個大家庭。

糖廠福利社是我家每個月底的飲食來源。糖廠職工每家在福利社都有記帳本,到月底可賒帳購買米麵食品罐頭,月初則由薪資扣回,可免斷炊。公共浴室由製糖工廠接管引流製糖所產生熱水,提供職工及眷屬洗澡。浴室中央有一大池,裝滿熱水,沐浴者脫光衣褲,以臉盆自池中舀水沐浴,禁止入池;男女兩邊以木板相隔,上下懸空,沿襲日治時代洗湯的規矩。中山堂不時有康樂隊演出,每周六放映電影,中外影片雖都是二輪片,家家戶戶仍然扶老攜幼前往觀賞,頗為熱鬧。

受害的是牙齒

糖廠職工還有一些獨特的福利,例如職工與眷屬分享糖廠產製的砂糖。早期台糖配發砂糖給職工,每三個月配發一次,有眷職工每次配發二十二公斤,無眷職工每次十公斤。配發砂糖會有人來家裡收購,除一部分留用外,大部分都變賣補貼家用。小時候家裡砂糖來源充足,當時除彈珠汽水外少有其他飲料,經常都是喝糖開水,早餐也常吃糖稀飯,當時沒有熱量高與減肥的觀念,最直接受害的是牙齒,但是住糖廠要不吃糖確實很難。

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次颱風將台糖台東鳳梨工廠的倉庫吹垮,倉庫裡的鳳梨罐頭大多變形無法在市場上販售,便分配給台糖職工,每家都有許多鳳梨罐頭,那一陣子連小學裡都瀰漫著鳳梨味。1960年後期,越戰方酣,台糖得標供應越南美軍番茄,台糖農業專家種植番茄不難,但是要種出大小一樣、紅度相同的番茄不簡單。交貨時嚴格挑選合格品,剔退的番茄又成員工福利,以一公斤兩角的價錢賣給職工,又是一陣子大吃特吃番茄,吃不完做番茄醬保存,台糖人早學會老美吃番茄醬了。

糖廠還自製醬油、冰棒和健素糖,福利社後方的醬油廠整齊排列著一口口大醬缸,每次走過都能嗅到空氣中飄盪的醬油香,純豆麥釀製的醬油為糖廠較少為人知的特產。

在那個年代,糖廠冰店是年少學生聚會、年輕情侶約會的好去處。無論兩角一支的清冰、四角一支的方形酵母冰棒、六角的花生或紅豆冰棒,依經濟狀況或個人喜好各有選擇,都是夏天的消暑聖品。手持冰棒在高大芒果樹蔭下或高談闊論,或卿卿我我,正是最好的享受。

糖廠另一特產為健素糖。糖廠利用製糖產出的糖蜜養殖酵母菌,除生產酒精外,酵母菌繁殖到臨界點後加溫乾燥製成酵母粉,酵母粉壓製成酵母片。初期酵母片只在糖廠福利社販售,糖廠職工深知其營養價值,要求子女午餐後吃二十顆,午餐後返校途中,只見學童自口袋中一顆顆取出往口中送,人人動作一致,成為一時的現象。後來產量增加,對外推廣,增加各色糖衣,改名健素糖。酵母片多吃易黏牙,後來在酵母粉中加糖,同時改進壓片硬度,吃起來較為鬆軟。

糖蜜除了養殖酵母菌、生產酒精與健素糖外,也是糖廠鋪路的材料。早期柏油路不是那麼普遍,郊區鄉間道路大多是土路,糖廠利用製糖的石灰廢料與製糖產生的糖漿廢料混合鋪路面,再予壓平。石灰是白色,混了糖漿成淺乳黃色,廠區道路就是淺乳黃色。由於石灰廢料已成細粉,壓平的馬路表面非常光平,騎起腳踏車平順舒服,但似乎不如水泥或柏油路面堅固耐用,後來就全面改鋪柏油路。

摸魚的歲月

糖廠製糖過程中清洗、煮沸、冷卻等工作需要大量用水,水源來自貫穿屏東市區的萬年溪。每年開工前,糖廠要將位於仁愛路底與自由路交口的萬年溪水門關閉,河水積滿後會順著水門邊的一條渠道流進製糖工廠。河水經過製糖過程後產生不同的廢水或汙水,有些廢水是乾淨的熱水,部分引流到公共澡堂,供應職工與眷屬洗澡,另一部分降溫後放流。記憶中,開工期間尤其夜間,廠區到處煙霧氤氳,空氣中還瀰漫著糖漿的氣味,高大的煙囪與廠房燈光閃爍,機器徹夜運轉機聲隆隆,還不時傳出排放蒸氣的巨響,熱鬧卻又帶著幾分神祕。

一些摻雜著糖蜜的汙水排放到廠區南邊的殺蛇溪,成為另一段美好童年回憶的源頭。或許是糖蜜的滋養,殺蛇溪裡有許多河蝦與蛤蜊,魚類都是身上有五彩斑紋的小魚,我們不但在河中戲水摸魚,捉河蝦更饒富趣味。

假期的午後,我們會先到飼料店買一斤細糠,也就是糙米外層的糠皮,以慢火炒香後放涼,然後取一些剩飯拌在一起,並揉捏成飯糰,製成捉蝦的餌。另外還要收集裝醬瓜的玻璃瓶,瓶口小而肚量大,用作捕蝦的甕,並以麻繩一端綁瓶口,另一端綁短竹竿。抵達河邊後,將飯糰掰一小塊黏貼在瓶口內側,丟入水中,將竹竿插入岸邊土中固定;每隔一段距離置一瓶,戲耍之間不時檢視玻璃瓶,很輕易便能收獲瓶中亂竄的河蝦,歡呼聲也就此起彼落。黃昏時提著一簍河蝦回家,母親會和麵炸蝦餅,那種香脆夾帶著收穫的喜悅,實在是至今難忘的人間美味。

台糖的光榮輝煌已隨台灣經濟發展走入歷史,糖廠生活卻是深深烙在心版的美麗記憶;有一天我們這一代會老成凋零,也許糖廠溫馨的童年生活記憶也會隨著灰飛煙滅。

【2009/0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延伸閱讀:

大同電鍋 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8 January 2009

【德國】柏林愛樂的奢華 (下)


柏林愛樂

真不愧是柏林愛樂音樂廳! 這真的是到目前為止,我聽過最棒的音響效果。英國倫敦三個主要的音樂廳 (Barbican,Royal Albert Hall,和 Royal Festival Hall) 音響效果其實都沒有很好...

Barbican 是出了名的糟糕,Royal Albert Hall 的音響效果是每年 BBC Prom 最頭痛的問題(也是我這兩年聽Prom最大的惡夢),而 Royal Festival Hall 僅能算是勉強過得去,和柏林愛樂音樂廳相比要差了一大截。

柏林愛樂廳建立的所在地剛好在東西德的交界處。也許今天看可能會覺得當時的德國人很有遠見,不過在當時,柏林愛樂的所在地在東西德統一之前相當的微妙和尷尬。音樂廳於 1963 年 10 月 15 日舉行開幕儀式,由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Zubin Mehta 的馬勒三頂多算是不錯,但是沒有到驚艷。不過馬勒就是馬勒,只有音樂廳能夠容納馬勒,再好的音響都無法還原馬勒。

想一下手邊我喜愛的幾個馬勒三,Bertini (EMI),Bychkov (Avie),和 Rattle (EMI) 應該是我比較熟悉的版本。

音樂開始以後,隔壁的一對德國老夫婦就睡的好熟。覺得很好笑,原來到哪裡都有人買票進音樂廳睡覺的。而且他們還沒有被大聲的定音鼓嚇醒,定性真強。




















回去的時候,看 Sony Centre 的夜景真的是超漂亮的,可惜我們在柏林的時間太過短暫,隔天早上不能再去那邊看。

回青年旅館時,在附近一家賣亞洲料理的餐館買 take away ,買了泰式綠咖哩,本來以為會向英國許多賣 fusion 的店一樣難吃又貴,想不到超級好吃的,又很便宜。在寒冷的異國,躲在青年旅館吃著好吃的米食,真的是一大享受。




謝幕,這也是我們在德國最後的一個夜晚。

7 January 2009

【德國】柏林愛樂的奢華 (上)


夜晚的柏林愛樂廳

就給我們這麼剛好,在柏林玩的日子裡剛好有柏林愛樂的演出。曲目是馬勒第三號,指揮是令人相當熟悉的 Zubin Mehta。同個曲目總共連續四天,真好奇這種方式樂團是如何保持著一定的活力和精神。

21 Dec 2008 20.00

Mahler Symphony No.3

Lioba Braun Alt
Damen des Rundfunkchors Berlinn
Tolzer Knabencho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Zubin Mehta Dirigent

柏林愛樂的音樂廳在U-Bhan/S-Bahn都有到的大站上'Postdamer Platz',就在地鐵站出口看的到著名的 Sony Centre 還有德國國鐵總部大樓後面。

晚上的柏林特別的漂亮,邊走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很擔心柏林的音樂廳會有 dress code,兩個都是狼狽的背包客的穿著,真是害怕音樂廳拒絕我們進入。

遠遠的,親眼看到柏林愛樂音樂廳的我還真的是興奮到不行。走越進,看到柏林愛樂的標誌時,更是失態的大叫。一旁的德國人都行很大的注目禮,我想也是,要是兩個外國人在中山堂前面又拍又跳又叫,我應該也會射出奇異的眼神。













進去以後發現裡面規定不能照相,還蠻令人驚訝的; 因為英國的音樂廳在還沒進去坐著聽音樂以前,在建築物裡面其他的部分愛怎麼拍照都可以,進去聽以後就要碰運氣,柏林的音樂廳卻是都不行,有點令人失望,沒辦法把裡面的氣派和奢華拍起來。

一樓很大的部分都被隔絕起來,只准許有持票的人進入活動,幾乎只剩下大門旁邊和售票處不是被隔絕的,就連賣CD和紀念品的商店都被隔絕在持票才能活動的地方,這一切對我來說真的都很新鮮。

在商品店買了不少東西(或者該說垃圾),和英國交響樂團也不太一樣的是,柏林愛樂似乎樂意出不少周邊的商品,這點在英國是難見的景象。最後除了一張海報,一本書,幾張明信片外,我還買了一張CD,是柏林愛樂自己出的,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的馬勒六:



英國的定價和上面標的定價一樣,但是一個是英鎊,一個是歐元,所以肯定是比英國便宜,但是有沒有比台灣便宜我就不知道了...

手上大包小包的,真的就是狼狽,當天早上我們還恰巧經過 O2 的店在發東西,手上還有那個袋子,裡面還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 筆啦,聖誕裝飾啦 (!),打火機啦(!),還有很多很奇怪,我們也不太清楚怎麼使用的東西,而且袋子本來有別一個氣球。

幸好我們在路途中,看到一個對氣球很有興趣的小女生,就把它解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