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September 2008

【FT】為自由市場一辯

英國《金融時報》社論 2008-09-28

金融系統已岌岌可危。在恣意妄為多年之後,銀行們已幾乎停止同業借貸,此時,美國國會正在考慮是否為它們提供支持。如果銀行系統繼續分崩離析,所產生的經濟後果將十分可怕。但還有一種更大的風險:正在思考華爾街蠢行的政客們,可能由於完全喪失對市場的信心,而得出錯誤的結論,並作出錯誤的決定。

這將不是第一次。1929年華爾街股災後,市場被認為已經失效,美國立法者試圖通過管制找到穿越危機的捷徑。被廣泛效仿的《司莫特-郝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使成千上萬種進口商品的有效稅率提高了三倍,加深了1929年至1933年間的“大蕭條”。而反市場情緒的盛行,讓歐洲一些初具雛形的民主政治付出了更高昂的代價:法西斯主義。

儘管當前危機非常嚴重,但引起如此極端反應的可能性仍然很小。不過,政策制定者完全有可能加重已經由金融行業不負責任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因而,此時我們應該牢記開放的市場所取得的成就,同時也不要忘記那些壓制開放市場的社會將會等到什麼後果。

一些喊得最響的批評家沒有多大興趣弄清問題出在哪里,更沒興趣思考如何補救,也全然不去計畫今後如何防範類似問題。這樣的批評是無益的。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溫•威廉姆斯(Rowan Williams)本周對英國政府出臺賣空禁令大加讚賞。他的同行約翰•撒塔姆(John Sentamu)則宣稱,賣空銀行股的那些人“顯然是銀行劫匪和資產剝奪者”。這些話出自心地善良的人口中,但他們看不到偷車賊、廢品堆放場的機械工以及購買了汽車保險、當車失竊後得到賠償的車主之間有什麼道德或實質上的區別。

美國紐約州司法部長安德魯•庫默(Andrew Cuomo)更進一步,將賣空者喻為“颶風後的搶劫者”。這種比喻有失公允。難道賣空者還要遭到美國國民警衛隊的射殺麼?

這類情緒的問題在於,它於事無補。有人喜歡以比喻的手法進行批評 —— 例如“脫韁的資本主義”、“無節制的貪婪”,卻不願意說明他心目中的“韁繩”和“節制”究竟是什麼。

我們首先來看看華盛頓的紓困計畫。為什麼納稅人應該拯救腰纏萬貫的銀行家?我們應該強制他們為此付出什麼代價?這些是自然而然的問題,但並非全部。我們還應當問,納稅人出錢支援銀行系統,是否能夠從中直接或間接地獲益?答案是肯定的。銀行系統瀕臨崩潰,而崩潰將給普通百姓帶來悲慘的後果。盈利企業和信譽良好的消費者將受到損害。成功的救援將可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甚至有微小的機會讓納稅人從中獲利。這就是救援的理由。美國國會對救援計畫詳加審查無可厚非 —— 尤其是考慮到該計畫缺乏監督 —— 但許多議員也許更想借此收拾一下華爾街。

不過,實施更有效的監管,其理由不言自明。人們很難為這樣的銀行系統辯護:銀行高管們拿走數百萬美元的薪酬,而回過頭看,當時他們的業務從根本上就存在著缺陷。這看起來就像是對經營失敗的獎賞。2000年以來,我們已經目睹了兩場金融危機——互聯網泡沫破裂,和當前的銀行業危機。這樣的經歷很難讓人對資本市場當前的效率或透明性抱有信心。

本輪危機常被說成是放鬆監管的結果,但它同樣也是以前實施的、註定會造成惡果的干預的產物。由於優質抵押貸款行業被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壟斷,次級抵押貸款迅速增長。“兩房”是由政府創立、受政府監管、實際上受到政府擔保的機構。證券化是為了繞過資本方面的要求。但它也創造出了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的金融工具。用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話來說,這些金融工具的確是“金融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資本市場顯然需要更為完善的監管,但政策制定者應當謹防意想不到的後果。市場是試驗場,也往往是錯誤的發生地。市場的優越之處,並非因為它具有完美的效率,而是因為它是一種“獎勵成功,淘汰失敗”的機制。人類至今還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現在不是為自由市場辯護的好時機。然而,我們又必須為之辯護,辯護的理由不僅在於自由市場在提高人們生活水準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紀錄,也在於這句格言:“明智的做法是讓成年人自己做主。”

自由市場並非一種“原教旨主義宗教”。它是一種機制,而不是一種意識形態。兩百年來,它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即便是在危機重重的今日,本報也以為自由市場辯護為榮。

譯者/岱嵩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2238&page=1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