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November 2008

一山可容二虎的年輕音樂廳 — 慕尼黑愛樂廳

RAP表演藝術 更新日期:"2008-11-03" 記者:文字 吳孟珊

座落於伊薩河畔的慕尼黑愛樂廳,是屬於慕尼黑為市民所建的綜合文化中心Gasteig的一部分。佔地兩萬三百千平方公尺的Gasteig,其中包含了五個廳,最大的便是愛樂廳(Philharmonie),可容納二千三百八十七位觀眾;其次是卡爾.奧福廳(Carl-Orff-Saal),擁有五百多個座位;其他三個廳較小,各可容納一百多位觀眾,可作為演出或會議場地。這裡,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音樂會、戲劇、舞蹈表演、展覽及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讓民眾充分享有多元的文化活動。

歷史與現況

回顧慕尼黑愛樂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四一年慕尼黑市區經過大轟炸之後,當時兩個最重要的音樂廳Odeon與Tonhalle完全被摧毀。從此,慕尼黑愛樂(Münchner Philharmoniker)就失去了它的駐留地,其他的機構如圖書館、市民大學也碰上同樣的問題。於是在一九五五年,有人開始計畫要蓋一座綜合的文化中心。在六○年代慕尼黑的城市發展計畫中,這個綜合文化中心的計畫開始廣泛地被討論,直到一九七六年才通過這個建案。但是,好事多磨,一九七八年時,工程團隊透過聲波探測器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旁邊行經的市內火車(S-Bahn)會影響到將要興建音樂廳的音響,因此必須重新計算音樂廳的基礎聲響。這個改變,不但延宕了工程完成的時間,在整體造價上更成為當時的天文數字,直到一九八○年,所投入的資金已經高達三億七千馬克(以當時匯率約七十三億新台幣)。

一九八五年竣工之後,慕尼黑愛樂才從臨時的駐留音樂廳──海庫勒斯廳(Herkulessaal)遷移至此,成為慕尼黑愛樂廳的駐廳樂團。當年,由羅馬尼亞指揮大師傑利畢達克(Sergiu Celibidache)領軍指揮,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座落於伊薩河(Isar)畔的慕尼黑愛樂廳,是屬於慕尼黑為市民所建的綜合文化中心Gasteig的一部分。佔地兩萬三百千平方公尺的Gasteig,其中包含了五個廳,最大的便是愛樂廳(Philharmonie),可容納二千三百八十七位觀眾;其次是卡爾.奧福廳(Carl-Orff-Saal),擁有五百多個座位;其他三個廳較小,各可容納一百多位觀眾,可作為演出或會議場地。這裡,

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音樂會、戲劇、舞蹈表演、展覽及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讓民眾充分享有多元的文化活動。其使用單位包括慕尼黑愛樂、理查.史特勞斯音樂學院(Richard-Strauss-Konservatorium)、市立音樂學校、圖書館和市民大學。每天,約有六千位民眾出入,有些人可能去過圖書館之後去聽音樂會,或是開完會之後看表演。這樣的一個文化中心,可以滿足民眾的多種需求,更引發大家參加文化活動的動機。

跟許多城市的音樂廳比較,慕尼黑愛樂廳相對而言是比較年輕的。慕尼黑愛樂廳的建築形式,讓人聯想到古羅馬的露天圓形劇場(Amphitheater)。這種建築有個優點,不管在那個地方的座位,聽眾都可以得到最佳的視覺和聽覺效果;但還是建議盡量避免坐太靠近樂團的位置,盡量挑偏中間與後面的位置(H、I、P、Q區)。雖然,在視覺上離樂團比較遠,但是樂團各聲部可以充分地融合再反響,讓聽覺有充分的享受。此外,音樂廳設計了十五個輪椅座位,提供殘障人士或是需要輪椅的老年人使用,因此,在愛樂廳裡不難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或殘障人士,雖然必須靠輪椅行動,但仍然不減對音樂的熱情支持。

駐廳名團


接下來介紹在慕尼黑愛樂廳演出,最重要的兩個樂團,也是在慕尼黑最活躍的兩個樂團:


百年老店──慕尼黑愛樂


在德國,有不少歷史悠久的管絃樂團,這些樂團為偉大的作曲家作品做最佳代言,也為西方古典音樂的進程做了每一個見證,慕尼黑愛樂也是其中之一。

慕尼黑愛樂成立於一八九三年,是個具有百年歷史與傳統的樂團。它的創立者是一位鋼琴工廠老闆的兒子法蘭茲.凱姆(Franz Kaim),剛創立時的名字叫做凱姆樂團(Kaim-Orchester),在當時頂尖音樂家的帶領之下,不斷擴大,並成為知名的樂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卻因為大多數的團員被徵召入伍,而被迫關閉,直到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間才又恢復運作。一九二八年,正式改名為慕尼黑愛樂(Münchner Philharmoniker),在歷代常任指揮的帶領下,歷經一百○五年的歷史,名聲仍舊響亮。近代的常任指揮較為人們熟知的有:肯培(Rudolf Kempe)、傑利畢達克(Sergiu Celibidache)、李汶(James Levine)以及現在的音樂總監(Generalmusikdirektor)提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

慕尼黑愛樂的音樂會演出,主要著重於十九世紀時期的音樂,尤其是布魯克納的交響曲,更是經典招牌之一。至今帶領慕尼黑愛樂最久的指揮傑利畢達克,從一九七九年擔任音樂總監(Generalmusikdirektor),直到一九九六年去世為止,他演出的布魯克納交響曲,被視為國際間重要的指揮版本,並曾在世界各地演出。此外,對於慕尼黑愛樂具有歷史意義的首演,還有馬勒的第四號與第八號交響曲,分別在一九○一與一九一○年由馬勒親自指揮演出。馬勒在一九一一年五月去世後,他的作品《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在同年的十一月,由指揮家華爾特(Bruno Walter)首次演出。這些首演成為樂團光榮的歷史,並希望這些傳統與榮耀能不斷延續。其他作曲家如葛利格(Edvard Grieg)、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都曾經親自在此指揮他們的作品。

慕尼黑愛樂曾經在一九九四年來台演出,原本預定由傑利畢達克親自指揮,卻因手術後需要休養而無法遠行。經過大師的同意,由當時剛獲得荷蘭孔德拉辛國際指揮大賽首獎的呂紹嘉代理指揮,成功的演出使呂紹嘉隔年獲邀再度與慕尼黑愛樂合作,擔任客席指揮。

從二○○四年起開始擔任慕尼黑愛樂音樂總監提勒曼,在一九九七至二○○四年間曾為柏林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音樂總監;他所指揮的華格納與理查.史特勞斯作品,在國際間被視為重要的詮釋版本之一。印度籍指揮家祖賓.梅塔(Zubin Mehta),從一九九八到二○○六年間為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也從二○○四年起成為慕尼黑愛樂的榮譽指揮。

現代音樂的溫床──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二○○七年十一月才來過台灣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跟慕尼黑愛樂相較之下,是個年輕許多的樂團。建立於一九四九年,在第一任首席指揮約夫姆(Eugen Jochum)十一年(1949-1960)的帶領之下,已躋身德國一流樂團之列。此後每一任常任指揮都是國際間極為重要的指揮家:庫貝力克(Rafael Kubelik)、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Rex Davis)、馬捷爾(Lorin Maazel),以及從二○○三年九月擔任指揮至今的楊頌斯(Mariss Jansons)。二○○六年由法國音樂雜誌Le Monde de la Musique邀集十家歐洲媒體票選為歐洲十大交響樂團之一。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除了在不同指揮帶領下發展出多元的曲目之外,對於現代音樂(Neue Musik)的貢獻不遺餘力,更是該樂團的特色之一。“Musica Viva”(音樂萬歲)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每年都會舉辦的系列音樂會之一,這一系列的音樂會以演出發表當代作曲家的作品為主──再好的作品如果沒被演出也只是一堆在五線譜上的符號。這也是現代音樂與現代作曲家重要的發聲媒介,像是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布列茲(Pierre Boulez)、米堯(Darius Milhaud)、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等都曾經親自指揮發表其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還有一段獨特的歷史經歷:柏林圍牆倒塌,改變了許多德國人的命運,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在伯恩斯坦的指揮下,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見證了這個歷史性的一刻。一九八九年十二月耶誕節,以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為主,加上德國、俄國、英國、美國、法國等五國樂團樂手在柏林演出慶祝音樂會,並將最後一個樂章的《歡樂頌》Ode to Joy改成《自由頌》Ode to Freedom。演出樂手中,也包括了大提家楊文信。楊文信出生於瑞士,但父母皆是台灣人,一九八九年他以二十四歲的年齡,考上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並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大提琴首席。如果大家有機會看到當時的歷史錄影,就可以在指揮台旁看到他的身影。

在德國有十二個廣播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屬於其中之一,他們除了平時音樂會演出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音樂錄音。二○○六年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以《蕭斯塔可維奇第十三號交響曲》錄音獲得第四十八屆美國葛萊美「最佳管絃樂演奏獎」。今年又以錄音《奇異的滿洲人、達芬妮與克羅伊》獲得德國的“ECHO Klassik 2008”二十、二十一世紀交響演奏類《年度最佳交響演奏》(Sinfonische Einspielung des Jahres)獎。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在慕尼黑愛樂廳有一組定期音樂會(Abonnementkonzerte),每次分別在星期四、星期五晚上,星期五晚上的音樂會還會由巴伐利亞廣播Bayern 4 Klassik直接現場播出。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81104/73/18w0x.html?type=new&pg=1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