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pril 2009

7&11

聯合文學 2009/04/14

也許半夜十一點,台北的聚會,辯論張愛玲的《小團圓》正酣,都會就是消息靈通,每個人都有獨家新聞,且當下就有了評述論斷,飽學之士或是清談逸仙,各有高見,紅酒配上典故小菜就會插科打諢,一直到侵曉七點,燒餅油條又是美好一天。


【文/鄭順聰】

早上是台北,下午已是台南。在鳳凰木羽毛般樹葉下,我追逐古蹟的顏色線條,舌尖早儲存四、五樣小吃的美味,自喧鬧與俗豔廣告踅入古老街巷,時間的落差,往往半世紀。

陽光將南方的溫度召來,整個府城的氛圍我沉浸其中,該是懷舊、該是民謠的,但我口中不斷哼唱的,是英國的Morrissey,自我耽溺抑鬱到成為一代巨星,那首:"Everyday Is Like Sunday"。

可沒有歌詞內容的虛無,台南人富足踏實多了,想起朋友說:「台北求生活、台南過生活」。我偷天換日為:在台南,每天是星期日;台北啊!天天星期一。

許多人的生活,就只有這兩種。

都可以很充實。

也許半夜十一點,台北的聚會,辯論張愛玲的《小團圓》正酣,都會就是消息靈通,每個人都有獨家新聞,且當下就有了評述論斷,飽學之士或是清談逸仙,各有高見,紅酒配上典故小菜就會插科打諢,一直到侵曉七點,燒餅油條又是美好一天。

相對於台北,台南朋友剛聚會,六年級文青就興奮談起:某時在哪條巷子發現了一棟老房子,也暗暗調查好屋主的背景;隨即,更強勢的話題奪去主導,當然是小吃,有人拋出碗粿哪家歷史最悠久最可口,一人一家店,相持不下,天南地北聊,總不脫一個「老」字。

人老、話題老、時間也老。

一樣是晚上十一點,自老屋改裝的潮店離開,闃無人聲的府城,沒有霓虹與車輛,悠悠晃晃,時間退回百年前,腦中盤算,明天要吃牛肉湯或是虱目魚鹹粥,讓味蕾有個美好早晨。

這個台灣的舊首都,古老、安靜與謙虛,才是王道。

而咖啡受洗的新首都,每一秒鐘都要充分利用,滿街的人都在與時間競速。

新潮、熱鬧、勇於表現,鏡頭焦點就是你。

我沒有南北情節,因為生活就在兩者間不斷換檔,更想到某家已是台灣象徵的連鎖超商,帶領男女老少跟隨時代潮流,外表如台北,母企業來自台南。

現代人的二十四小時,星期一星期日之間不斷換檔,若非大富大貴,就難過純然的生活,所以無論是早上七點或夜半十一點,是南是北,活在當下,生活就會美好。

作者簡介
鄭順聰,嘉義民雄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曾獲台北文學獎、高雄市打狗文學獎、雜誌編輯金鼎獎、高雄縣鳳邑文學獎、花蓮文學獎、基隆海洋文學獎、行政院新聞局電影創意故事入選等。曾任《重現台灣史》雜誌主編,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

【詳見294期《聯合文學》四月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187865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