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August 2009

噤啞在四‧六事件的文學(下)

【聯合報╱曾健民】 2009.08.10 03:02 am

4. 在楊逵《人民文學》的園地上

楊逵於1948年8月2日開始主編台中《力行報》(該報創刊於1947年11月12日)《新文藝》副刊,並於8月7日創刊了《台灣文學叢刊》,同時又活躍於《橋》副刊上。楊逵在這些文學園地上,一面論述他的人民的現實主義的文學觀,且創作了不少以台灣民謠形式、運用民眾口白台灣方言創作的短詩,諷刺時局和社會不公不義的現象。另一方面,他更積極培養省籍青年新進作家,大多數是《橋》副刊上活躍的青年作家,如銀鈴會的成員,以及葉石濤、金秋等,甚至與他們共宿指導寫作。幾十年後蕭金堆曾回憶當時的情形說:

「在他家稻草都已露出的榻榻米房間住了一星期,他教導寫作技巧,提倡『用腳寫』。」

楊逵在《力行報‧新文藝》副刊上刊出的徵稿啟事如此寫道:

「沒有內容的空洞美文不要。反映台灣現實,而表現著台灣人民的生活、感情、思想動向的有報告性的文字,特別歡迎。」

淺顯的字句完全表達了楊逵的文學觀。

「四‧六」事件的前二個月,「麥浪」到台中演唱時,從場地到節目的安排全靠楊逵的支援。楊逵還特別舉行了一場「麥浪歡迎座談會」,安排銀鈴會的成員和麥浪的隊員交流討論,座談的主題是「文藝為誰服務」。楊逵發表在《新文藝》副刊上的〈人民的作家〉文中如此寫道:

「人民的作家應該以其智識來整理人民的生活體驗,幫助人民確切地認識其生活環境與出路,而在這當中,也應該把人民的生活體驗來充實自己,追求理論與實踐的配合。」

這就是楊逵的人民文學觀吧!

5. 文學的歌聲噤啞在四月六日的清晨

可見得,台大麥浪所傳播的祖國大地人民的歌聲和廣大民眾的合唱,與楊逵和銀鈴會,甚至於和歌雷《橋》副刊上的無數作家,用文學表現「台灣人民的生活、感情與思想動向」的精神是相通的;雖然,它與「台語戲劇社」用台灣大眾的語言演戲「來啟蒙一般大眾,發揚民主意識」,在藝術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感情和文藝觀卻是相同的。從更大的範圍來看,它與當時處於國共內戰煙硝中的全中國任何一角落的學生運動、文藝運動是處於同一歷史潮流的。他們都是那個時代共同的吶喊。

這些在台灣的緘默和激動交加的時代中,引領高唱民謠、民主歌曲,高聲朗誦人民詩篇的作家們,在1949年4月6日的清晨噤啞了。

1949年一月,三大戰役結束後解放軍兵陳長江北岸,國共內戰形勢逆轉。蔣介石下野、李副總統代任,全國各地掀起和平、民主運動熱潮,要求國共儘速和談。4月1日,在國民政府正式派出和平代表團飛往北平進行和平談判的同時,南京各校學生在「總統府」前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高舉停止內戰、要和平的訴求,卻受到國府軍人、特務的鎮壓,釀成三死近二百人受傷的慘劇,此為「四‧一」事件(或慘案)。這事件迅速影響全國,形成了全國抗議國民政府的學潮,各大學紛紛發起罷教罷課、要求懲兇的示威活動。

省主席兼警總總司令的台灣最高當局陳誠,深恐「四‧一」事件迅速波及台灣。本來從3月20日的「處理違警事件」所引發的台大、師院學生大規模集體抗議活動,已使台灣統治者內心極度不安,遂於4月6日清晨發動了「四‧六」校園大逮捕行動。同時,特別強調從思想上進行反共的重要性,也曾說「尤其思想,其傳播非海洋所能隔絕」的台灣最高當局,為了使台灣成為反共堡壘、復興基地,必須先徹底淨化台灣島內的思想;在他看來,任何傳播大陸人民聲音、反映台灣現實,表現台灣人民的生活、感情、思想的文藝,都是共匪的「第五縱隊」,必須予以徹底清除。4月6日,他悄聲地撲滅了這種聲音和思想。

本來就很微弱的台灣文藝界,台灣光復後經歷二二八的打擊,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前進的道路,然而,不到四年的時間再度噤啞在鋪天蓋地的反共狂潮中。 (下)

【2009/08/10 聯合報】@ http://udn.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